7/24/2009

如果煙是士兵們精神的重要支柱,那麼以香港這樣日日像打仗的地方,竟然如此蠻橫禁煙,前線士兵的倒戈就指日可待了。

禁煙是一場形象之戰
(刊10/7經濟日報論壇版。當然沒說出來的意思其實是,是什麼樣的人才膽敢覺得,現在吸煙廣告裡的形象,可以比沙特、羅蘭巴特、香奈兒、堪富利保加等更有型?)

七月開始,禁煙法令強制執行,全港娛樂場所全面禁煙。回想年初煙民一度怒吼斥政府偽善,現時的社會氣氛卻反而好像沒那麼緊張。電視或平面廣告,也換了「戒煙我撐你」的正面訊息,少了將煙民妖魔化的負面方式。

記得聽過一位反吸煙組織的領頭人士曾向我切切叮嚀,反吸煙運動不但是公民教育,也是一場形象之戰。他不斷強調,「食煙已經out左」、「老土」、「是上一輩所為,後生一輩唔做」、「唔潮」、「唔型」……我直覺地認為,他心裡的敵人,是八九十年代的煙草廣告裡的牛仔之類。把打擊目標縮窄到這個程度,就公民教育而言,或者有效;在文化認識的層面而言,則未算合格。

紐約康乃爾大學(university of Cornell)的文學教授理查.克蘭(Richard Klein),著有一本Cigarettes are Sublime,台灣譯為《吸煙賽神仙》(很明顯是屬於前禁煙時代的譯名),正是從哲學、美學及文化史角度,探討「為什麼戒煙這樣難」。克蘭教授似乎屬於那一類「常常計劃戒煙,但總不成功」的人,他好奇:煙草的害處早已街知巷聞,香煙甚至並不令吸煙者舒適,為何還會有人樂此不疲?

舊日牛仔美學將吸煙英雄主義化,但我想吸煙英雄主義的歷史根源,恐怕有更深刻的來源——那就是戰爭。克蘭認為,在視長壽為絕對價值的文化中,吸煙會受到「屈辱性指責」;但在長壽很難成為一種選擇的戰爭時期,吸煙則受到榮寵,被公認為一種消除緊張和減輕憂慮的極端有效工具。士兵的煙草供應會被政府優先考慮,二戰時德國士兵的香煙配給額是每人每日六十枝。

克蘭甚至推論:香煙在十九世紀發源以來,吸煙一直都與犯罪、疾病、死亡相提並論;而香煙的吸引力,或者就是因為「致命」。克蘭援引了大哲學家康德(Kant)的哲學概念「sublime」(這個詞習譯為「崇高」,噢可不是我要歌頌香煙之崇高啊)去解釋這種吸引力。崇高是一種審美的滿足感,並非完全正面,而是「涵括各種負面經驗、一種震驚、一種封鎖、一種致命結果的暗示」。就是因為煙民傾向這種並非柔和的美學,所以那些表達健康正面的訊息才無法吸引他們;而這種人當然比較頑強兇猛,若禁煙令社會劍拔弩張、族群互相敵視,煙民的激進化也是指日可待的。

本書側重文化藝術層面,讀來心情還頗為柔和;其實關於吸煙,若不用你死我活便好。行動的基礎應是周詳的理解——但我看到《少女香奈兒》的地鐵海報,竟然強行把香奈兒手上的香煙塗走,意圖抹殺香奈兒日抽50枝香煙的歷史現實。

問:有誰看了這廣告會想戒煙?




Coffee and Cigarettes

還是記得陳珊妮的舊專輯《四季》——四季就是生活的意思吧,其中第一、二首歌便叫〈咖啡因〉和〈抽菸〉,「在一個十坪大的咖啡廳裡/最重要的是椅子、咖啡和煙」,她斬釘截鐵地唱著這麼微不足道的判斷,瑣碎生活中一掠而過的敏銳感觸。這種對咖啡和煙的並置自有傳統,像占渣木殊(Jim Jarmusch) 的電影Coffee and Cigarettes,全片幾乎就是以Tom Waits 和 Iggy Pop兩人在咖啡桌旁的睿智對話和含蓄張力構成。咖啡和煙並非談話重點,卻足為片名?也許那鬆弛的氛圍是關鍵——讓人卸下疲累、與人交流,流露平日隱埋的慧黠甚或秘密。

弔詭的是,這兩樣指向悠閒、鬆弛、休息的事物,同時會造成生理上的提神效果,是我們熬夜工作時拄著的手杖,讓人晝夜無間踏著面前路。再者,咖啡因與尼古丁都可致成癮。

身體是無休止的辯證:是咖啡因和尼古丁控制了人?還是人通過吸取咖啡因和尼古丁,在疲憊的狀態或生活的齒輪裡重新控制自己?還是必須透過拒絕控制才能理解自由?咖啡和煙鑄成一枚關於「控制」的銅板,在空中不斷翻滾,不知落下時露出哪一面。其間的含混模糊之處說不清楚,但外在的禁止或戒除手段則清晰地提醒我們,關於控制。周思中妙文追溯咖啡與煙草的歷史,指出這兩樣關於私己身體的物事,從來都面對苛烈的禁令。何以禁之不絕?歷史能賦認識以厚度。何國良數十年的人生也許就是在控制與被控制之間極端游走,廿年煙民的戒煙故事堪稱浪漫,最有趣是他以突發的熱愛運動「心癮」擊倒廿年煙癮,以沉迷代上癮,最後聳聳肩說都沒什麼大不了,就像Tom Waits 和 Iggy Pop的閒談。

零九年七月一日,香港實施室內全面禁煙,法例爭議未絕。這令我們的作者關心香煙遠多於咖啡,編輯對此感到無奈。本來應是點綴生活的瑣節變成煞有介事你死我活,叫人嘆息。文化史上,沙特、梵樂希等都視吸煙為個人行為、類近沉思,但今天我們的作者無法獨自沉思。是否因為不相識的煙民現在必須圍著垃圾桶吸煙,重組了人與人相涉的形式?黃燦然、劉美兒的作品,都恰巧涉及若近若遠的人際關係與觀察,有喜悅與好意。他們被人牽引著,透露自己的生命衣角。社會的語境突顯了吸煙與人相涉的部分。

智海明確說明他不喜歡別人抽煙的原因,並提出和諧共處的方法;謝傲霜自家庭經驗中提煉的超現實小說,則酷烈地呈現了抽煙與戒煙在家庭中的張力——希望現實不必如此酷烈。禁煙法令雷厲風行,必須聲明,本專輯無意鼓勵吸煙,請千萬別懷疑我們的誠意,一想到被禁煙辦控告我們就怕得發抖。為免觸犯禁煙法例,現在許多香港媒體都不敢讓煙出現,連《少女香奈兒》的海報都要把香奈兒手上的煙塗掉——但在文化和歷史角度來看,這是嘗試通過隱瞞香奈兒日抽50枝煙的歷史,來達到勸喻。文學不撒淺薄的謊;文學相信,真正的規勸、選擇以及自由,其前提都是深刻的認識、思考和感受。

特集coffee and cigarettes
黃燦然.何國良.智海.周思中

交換城巿:電視

終於等到李維怡

植字.顏峻

程展緯 搞定藝術館
成英姝 不在場,或一棵樹云云

喧囂與躁動
彭麗君談《小團圓》
沈雙談《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四方月亮:厄普代克

[ 完整目錄 ]
(一堆優惠,請見字花網

7/18/2009

恐怖與安慰

「他坐了一会站起来,微笑着拉着她一只手往床前走去,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在黯淡的灯光里,她忽然看见有五六个女人连头裹在回教或是古希腊服装里,只是 个昏黑的剪影,一个跟着一个,走在他们前面。她知道是他从前的女人,但是恐怖中也有点什么地方使她比较安心,仿佛加入了人群的行列。」

——張愛玲,《小團圓》,頁256。

7/17/2009

你必須死三次

(附朋友為《再生號》殊死血拼雅虎影評,發現有作弊,給《再》4或5星會被刪,留下的全是一星的;而給《殺人犯》則相反,一星被刪,4或5星留。其實《矮仔多情》都係咁,明明一直拉到2.5星,後來影評大幅由200多篇刪到120篇,留下的全是一星的,連我那篇5星影評,都無法在影評列表中找到。這是事實啊。)

(另附與周思中商榷《再生號》評價問題,看來本人堪稱同齡人筆戰最佳選擇,正所謂不死血牛npc就係我呢d喇。)


《再生號》到後段,已經眼淚鼻涕一大把,還聽到後座女聲:「咁即係點呀」,後有男聲解畫。其實《再》堪稱結構清晰,可劃作三個敘事層次:一,樂兒(閻清)在母弟橫死之後,孤身寫完小說,到天台欲跳樓尋死(亦即片中的現實界,或稱「元敘事層」);第二層,樂兒的小說世界,在那裡父親(劉青雲)失明獨活,唯有女傭陪伴,以寫小說來紓解傷痛;第三層,樂兒的小說裡的父親小說世界,在那裡妻女三鬼想法要和他團聚,小孟婆、再生號是屬於這個世界的。

當現實中樂兒母弟在短暫歡顏後也意外身亡,樂兒陷入極度的絕望悲傷——同時其小說的世界也出現魔幻情節,兩個敘事層次接合:即失明的父親遇上了同樣因孤單而來找他的失明白裙樂兒(以別於現實中穿牛仔褲的樂兒)——空間上是同一間舊式大屋,卻分屬不同世界(不同敘事層次)——樂兒一度與母弟一起到了孟婆的世界,而父親則回到失明白裙樂兒所處的世界;孟婆把失明樂兒趕回陽間,父親卻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鬼,無法阻止女兒自殺……情節至此虛實難分,所有角色都極度渴望一家團聚,樂兒在小說裡外都渴望死去。

分割三個層次,相同作用的情節以三種略有分別的方式演繹三次,非但不是沉悶,反而是在重複中增加重量(互聯網世代中最重要的技倆無疑是重複),現實中樂兒透過書寫父親的絕望去發洩自己的絕望:劉青雲把家具推倒鮮花踏碎,再寫小說中的自己把花墟街的花推倒,重複中的變奏三層疊加,減輕了對年輕演員的壓力,觀眾感受的驚變與沉痛也夾雜了間離效果。小說中人鬼出出入入,現實的樂兒只恨世上並沒有鬼,現實太過單調、不變、人所共知,人的卑微願望只是以卵擊石,因此我們需要書寫、需要虛構。虛構者的權力可操縱生死,然而在現實中他們只是靜止不動——同時看到因果:創作者看到自己的屍身,也看到美好幻夢,眼裡的正面和反面相差太近,以致失去了決定的準則。

因此樂兒可以死三次:白裙樂兒一心求死,吊頸割脈再跳樓死在階前;第二次則是白裙樂兒的另一個自我,也跳下來,卻在再生號上一家團聚,被父親打手板,勉勵以後要好好做人,從此在二樓家中窗前快樂生活;一般電影就是停在第二層次上,但韋家輝則再推進一層——現實中的樂兒正是因為明知這兩個極端都是自己創造出來,才會始終在天台躊躇,無法決定自己的生死。

文藝青年如鄭政恒說這是歷來少有的深度影片,我眼淚流得多,但沒他那麼激動。本片明言勸人以寫作療傷,這是通俗的文學觀念。而光榮孤獨的布朗肖則說,寫作是去肯定既有誘惑力又有威脅感的孤獨,在時間消失的抽象空間中,永無止境地重新開始——我想韋家輝並非在談論這程度的藝術創作;像劉青雲目擊女兒割脈,韋帶著長一輩的無力與慈愛,不是要鼓勵傷心絕望孤獨的年輕人去寫驚世鉅作——他是想傳遞希望給那些寫點xanga、網絡小說、漫畫、電影的年輕人:你們可以透過創作去渲洩悲憤,也要在現實裡抉擇;準備好死三次——僅僅因為你創作。

對許多隨興提筆的人而言,寫作只是一個過程,作品結局和現實結果或者無足驚奇——真正的深淵是在於結局與結果之間的同及異。一如讀書或看電影,也只在乎過程,而往往真正動人則在於作品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差異。大眾藝術,深度有限,並不透明,且是,無以數計的悲傷。

7/11/2009

再危險一點

(下文見七月的《elle》。病了一輪、推掉一些工作之後,總算可以多看點書了。此書得劉美兒協力方才得到,誌謝。)

看書,就成了危險尤物

閱讀重要,因為它讓我們接觸知識、開啟良知、建立個人價值觀、培養有深度的性情——此即所謂「啟蒙」,enlightenment,這個詞的本義是一束光照亮黑暗,人從此不再是蒙昧的動物。——嗯,這是男性的表達方式。女人該怎麼說?我會引用斯提凡.博爾曼(Stefan Bollman)的台版書名:閱讀的女人危險。這本書的簡體版書名是「閱讀的女人」,實在有點不解風情——也許在比較自由的地方,危險才能公開地成為一種魅力。

讀書與打扮之間

《閱讀的女人危險》一書,解讀歷來數十幅以女性與書為主題的名畫。「女性讀書」有何特別?約翰.伯格(John Berger)在其名著《觀看之道》(Ways of Seeing)裡分析許多名畫以及當代的商業廣告,它們都有同一個特徵,就是圖像中的女主角獨獨「面向鏡頭」,望向觀畫者。這表示,女性一直被塑造成「被觀看的對象」,她們比男性更為意識到自己的外表之重要。因此歷來一個衣著隨便爛撻的男性仍然可以被認為有其它值得尊重的內涵、可以用外表以外的東西定義自己;而女性的穿戴及外表則對她的「價值」有決定性影響,一個穿著不得體的女人甚至代表她不尊重自己。我喜歡穿著有品味的人,但上述的歷史和判定則無論如何是對女性不公平的。

這樣從繪畫的傳統來看,就可知為何一名讀書的女性在畫裡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畫中閱讀的女子,往往是垂頭、側坐,甚至有許多是背向鏡頭的。這姿態表示女主角不再把注意力放到凝視自己的目光之上,她們宣稱:你們要看就看個夠,I don't care,因為我已找到自己要看的東西,自己的世界。20世紀商場盛行,是因為女性發現通過購物可以在充滿束縛的家庭之外,找到自己感到舒適、可以容身的空間。其實一直以來,閱讀就提供著一個自我的私人空間。

張愛玲少年時,母親對她說,家裡的錢不夠,她要麼用這筆錢去讀書,要麼就用錢打扮自己釣金龜婿去。張選了讀書,並且拼命寫作賺錢,這樣我們才有了帶領萬千女性穿越男性甜言蜜語的祖師奶奶。女性閱讀代表她開始建立自己獨立的價值觀,謀求自立。對於那些想控制她的人來說,很危險。

私密也是挑戰

耐人尋味的是,書中不少畫作裡的女主角是赤裸閱讀的。在商業世界,我們會以為裸體是譁眾取寵;但在繪畫傳統來說,這些卻經常是挑釁權威的創作。比如特奧多爾.魯塞爾的真人大小巨幅油畫《閱讀中的少女》(1886/87年),展出時就曾令保守派的藝術雜誌大怒:畫中人坐在一張休閒椅上,椅背還搭著時尚的和式櫻花晨袍,看的還是時尚畫報雜誌,明顯是個普通少女,她並非女神如維納斯,為什麼竟可赤身裸體?一片黑暗的背景中浮出這樣一個閱讀的年輕女子,就對傳統給定的女性姿態作出了挑戰:她帶點自閉的憂鬱在涉獵時尚,專注得有點不屑外界,手中的畫報正好遮住了陰部。皮耶爾—安東莞.博杜安1760年的畫作《閱讀》,金漆家具和絲絨簾幕圍繞著一位眼神迷亂、面色潮紅的女子,一隻手伸入解開的裙擺下面。相比起來,《閱讀中的少女》走得更遠更大膽。

貴族女性會手持書籍端坐畫成肖像,以書來證明身份;另一方面,身份低微的女傭、老婦讀流行小說或聖經,都是對擁有權力者之挑戰。伊芙.阿諾德有一輯攝影作品,是瑪麗蓮夢露在看喬依斯的《尤利西斯》。這部可是以艱深著名現代主義文學名作啊(必須懺悔:我也沒看過),代表「幼稚的金髮尤物」的夢露,真的會看嗎?人們紛紛質疑。攝影師留下證詞:是的,當時夢露的確在看、並說,這書筆調很好,但看得有點辛苦;不過只要不按順序,不時就隨便看一點點,會發現這本書很好看。一位叫理查.布朗的文學教授就是這樣教學生讀《尤利西斯》的。

閱讀的男女戰爭

現在有人以為書只是裝飾品,但書在歷史上一直是權力所想把持的對象,以致閱讀一度被宣稱是危險的,1791年一名教育學者甚至這樣恐嚇:「閱讀時身體缺乏任何運動,再加上想像力與感受力的劇烈起伏,此將導致精神渙散、黏液水腫、腸道脹氣及便秘。如同眾所周知,這勢必將對兩性(尤其是女性)的生殖器官造成影響。」哈,有趣。

男人怕女人看太多書,但同時,男性需要女性的眼瞳去映照自己的成就和身影,就像男作家需要崇拜自己的女讀者。《閱讀的女人危險》一書的導讀作者艾柯.海登萊希(Eike Heidenreich,德國著名作家)寫道:「可惜我們就是這副模樣:我們樂於分享,樂於施捨,用我們所擁有的最珍貴事物去供養拙夫們。那些凡夫俗子雖然心知肚明,卻為此而憎恨我們。」在畫裡,閱讀的女人有時憂鬱、有時緊張,但大多數都寧靜、閒雅、專注,柔和的輪廓反射著柔和的光線。

7/08/2009

「聲音幼嫩、有時不善詞令」

看到有女子極端地無法掌握語言,我便感到驚心動魄,手足無措。

蘋果這次的報導算靠譜,也許在場的人都為她感到心憂——「她昨日開始作供時,對事件發展經過的交代並不清晰,直至控方將短片播放,她才憶起往事。」天啊。反覆播放,還是控方要求的,像要以電擊來令之清醒。而面對殘忍,她的反應總是握住自己的嘴,滅自己的聲。

7/05/2009

為低俗而戰

大家都知我賭上名譽,推介《矮仔多情》了。我並且看了兩次,願推介兩次,賭上名譽兩次。由於相信我的人並不多,本人心中怨憤累積,最後發展到,上雅虎影評大戰打星影評,可見心理很不平衡。這個是我的留言。雅虎影評對於《矮仔多情》的評分兩極化,有很多人評一分,罵得毫不留情,例如這個是雅虎影評上最多人推薦的。然後有一群觀眾出來捍衛,質疑何以評得這麼低,說「幾好笑、全院都有笑聲」(which亦是我所見到的現實)。但無論是攻擊者還是捍衛者,所思考的都只有女角色相、王祖藍演技和笑料,分別只在於這些元素的肯定與否定。這就是以低俗方式言志者所遇到的困境。小時讀《紅樓夢》,只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說得太誇,不就是一本哥兒小姐的遊樂史嗎——也許荒唐與辛酸,是要後來才懂的。我想,所謂的品味不好,不是單純以喜歡的對象去決定,更加是以理解的方式之匱乏去決定的;所謂大人小之,小人大之。而你要說《矮仔多情》關懷社會、有觀察與捕捉社會狀態而將之作喜劇變型的深度嗎,阮世生恐怕也不會認可這種高調古板的說法。我們都不得不孤獨。

我是受了某些教育,才會對這些荒唐粗糙、藝術水平不高、不會留在歷史上很久的偽裝式低俗作品,抱有這麼深的同情。這似乎是與我的大學教育(或僅是大學時期)有關,但源頭是哪裡呢?我竟然想不起來。是劉鎮偉?但他是會在歷史上留名的啊。

7/04/2009

所有的謎底已經解開了!

加國研究:正面思考可能使部分人更悲觀
(法新社)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15:05(法新社華盛頓 2日電)

「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今天登出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複誦「我是可愛的人」、「我會成功」等正面評述,會讓部分人自我評價更差。 加拿大 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李伊(John Lee)與伍德(Joanne Wood),及新布朗斯 威克大學(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的貝魯諾維克(Elaine Perunovic)等心理學家合作完成的研究指出,複誦正面、自我鼓勵的話,會導致自我評價不足的人感覺更糟,而不是更好。

伍德告訴「法新社」:「我認為道理出在,一個自我評價不足的人在不斷覆誦正面思想時,可能造成他們思路的矛盾。」 她說:「所以,他們若複誦『我是可愛的人』這句話時,心裡卻可能同時有『我並不總是這麼可愛』或『我這方面並不可愛』等想法,並且這些矛盾的思路會壓過正面思考。」

伍德表示,儘管正面思考作為全面療程的一部分時似乎有效,但單獨使用時則傾向造成反效果。伍德呼籲自助和自救書籍、雜誌和電視節目,停止傳播只要複誦正面評述就能提升自我評價的訊息。 她告訴「法新社」:「當民眾嘗試這麼做卻得不到效果時,他們會感到挫折。」

(譯者:中央社蔡佳敏)

唔怪之我咁悲觀啦,我成日同自己重覆講「我係美少女我係美少女我係美少女」。

7/03/2009

終於七月

腰痛不止,電腦上網故障,看來是六月太長了。先看舊文(本週一29/6登在星島,30/6中央突然宣佈暫緩實施綠壩,真是……且來慶祝一下勝利。另附內地的「2009匿名網民宣言」在文後。以文章而言,鄙人拜服。)。六月以來常常與內地網友有聯繫;七一遊行意外join了高登網民隊,也是一奇妙體驗;看來無論是否習慣,我們也要重新審視網民在社會運動中的位置與力量。

從綠壩到七一


隨著一連串國際互聯網研討論在港召開,五月開始在內地網絡討論不休的「綠壩—花季護航」,熱到香港了。「綠壩—花季護航」(下稱綠壩)是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資購買的過濾軟件,到七月一日,所有在國內出售的電腦都要強制安裝綠壩軟件。七月一日在香港一直是個特別日子,從此它也是內地網民的紀念日了。

綠壩諧音「濾霸」,綠壩官網寫著「播撒綠色的種子,收穫金色的希望」——國家花了4170萬向鄭州金惠及北京大正兩間公司購買軟件,兩間公司無疑是收穫了「金色的希望」(先不算後續更新的收入)。然而看看推出以來的民間反應,如果將綠壩形容為「問題多多」,已是客氣的說法——在內地的網路上,綠壩已成過街老鼠,甚至被改成罵人的話:「你爸才是綠的!」嘲諷綠壩的順口溜編得琅琅上口,「鹿霸」也迅速成為繼草泥馬和河蟹之後的新網絡神獸。

4170萬的黑色喜劇

綠壩受抨擊的地方數不勝數:由國家強制為個人電腦制訂過濾,是拑制思想的專制統治;定時擷取熒幕圖片資料上載至中央資料庫,侵犯個人私隱;由一中央系統直通全國電腦,極易招惹黑客破壞;美國商務部長指綠壩違反世貿協定;歐美電腦業界十多間公司聯署反對預裝綠壩;加州一家公司指綠壩的程式代碼乃竊自其公司產品,考慮對綠壩開發商提出訴訟;試用的學校老師指程式極度妨礙日常電腦運作;以膚色作圖片辨識的技術粗糙,封禁了加菲貓卻對黑人色情圖片放行;而網絡集體智慧的大軍,也當然早已破解了綠壩的數據庫,展示數據庫中四千多個類色情網站的名單作戰利品,嘲笑「什麼破程式!」更有甚者,有人試裝綠壩時發現三個主要程式檔為「Goldlock .exe(金鎖)、Purplerosa.exe(紫薇)、 LittleSwallow.exe(小燕子)」——開發者竟是《還珠格格》粉絲?!想我天朝泱泱大國,訊息過濾的中心竟被台灣瓊瑤阿姨入侵?!難道沒有更具代表性和文化水平的程式命名方法嗎?

一擲千金買了山寨貨,整個事件真是中國式的荒謬:中國一方面向外號稱網民數字達三億、超英趕美,同時卻又推出這等彷彿出自前互聯網時代的腦袋的政策。無怪乎網上有人編了一段順口溜:「皇馬有卡卡,我們有綠壩;瑞典有宜家,我們有綠壩;鬼子有無碼,我們有綠壩;法國有戛納(即康城電影節),我們有綠壩;西藏有喇嘛,我們有綠壩;你們想說話,我們有綠壩;你們有真理,我們有綠壩。」六四二十週年,六月初中國以防火長城(Great Fire Wall,下簡稱GFW ,內地習稱突破GFW為「翻牆」)將hotmail、my space、youtube、flickr、bing等外國大網站封禁,國內大網站六月四日「自願」維護停業,而令網民無法自由取得資訊的綠壩、GFW、網警等等,用的都是納稅人的錢。中國網民只能以嬉笑來發洩心中的憤恨。

不止過濾不良信息

綠壩被稱為「流氓軟件」,除了其編寫碼頗接近一般病毒木馬程式外,也因為它不但能阻止你進入不良網站,也會對電腦用戶的個人文件作監控,可以關閉書寫中的文件。而就網上示範所見,綠壩不止過濾色情訊息,也會過濾政治關鍵詞如「六四」、「法輪功」等。可是關鍵詞過濾法是僵化的,比如VIIV可以取代六四(甚至有網民測試,64會被屏蔽,但64646464連打八次,卻可過關),但一些無關痛癢的句子「徐老六四出打探」、「測量一下體溫」,卻會被綠壩錯點鴛鴦(「六四」和「下體」),馬上關閉文件兼不能儲存。

所謂「花季護航」,其實就是「保護年青人免受不良信息毒害」的意思,去年香港的淫審條例修訂,亦有人提到要求網絡供應商提供過濾軟件,從嚴立法監管互聯網,因而被抨擊為「網絡廿三條」。香港這邊推行諮詢的蘇錦樑副局長說盡好話,但說什麼都不夠偉大祖國的快狠準示範,讓人了解何謂「任何審查都會帶有滑坡效應」,何謂「明封色情,暗禁政治」。那些大力推動過濾軟件、網絡規管的人,應好好地劃清自己與綠壩的界線,否則或會在次輪諮詢時,像綠壩那樣遭受猛烈炮轟。

中國網民的七一

中國網民能量很高。在2008 年 5 月 19 日 14 時 28 分,全國為四川地震默哀的三分鐘,中國網民曾以停止搜索的方式參與公民社會,構成「團結與默哀的曲線」;零九七一,被網絡封鎖的藝術家艾未未號召全民七一罷網一天,再次缺席去顯示存在。 又有名博客發起「全民翻牆」運動,呼籲在七月一日,每人教會五個人翻牆之法。封鎖是最好的公民教育材料——本來「全民翻牆」運動炒得未夠熱,可是6月17日晚間,曾被中國政府警告的google被封禁數小時,gmail、gtalk、博客全部無法進入,全民叫苦連天,不少本對政治毫無興趣的內地學生都四出學習翻牆,大大提昇了全民翻牆率。

時間一次又次證明,我們回不去了,網絡的步伐不能阻擋(有內地網友在六月瘋狂封禁時忍不住罵道「乾脆把太平洋電纜給扒了不就省事了嗎」,我想內地上網之荒誕情況,唯有當年台港海底光纖電纜故障的情況可以比擬)。一次一次的網禁,反而因為提供了對立面而讓中國網民社群的主體性更強、更主動、更團結。網民總有暴烈民粹的部分,但中國網民始終讓我看到比較好的一面:他們相信未來,反應迅速,口齒伶俐,自嘲而又有民間的豪情。有網民在登記自己翻牆紀錄時豪語:「堅強的活下去,將來告訴孫子:你爺爺那個年代,上網要翻牆,說話要喝茶(見公安),發帖要跨省,但你爺爺從不認輸,從不妥協,從未奴顏婢膝過。 」

***
2009匿名網民宣言(這裡還轉載了圖

你好,中國政府網絡審查部門。我們是匿名網民。長久以來,我們目視了你對互聯網的所作所為。你對互聯網言論自由的無端封鎖,你對互聯網先進技術的敵視,你勾結宣傳喉舌對事實真相的扭曲,你運用網絡評論員對網絡輿論的的毒化,這些都深深地刻印在我們的記憶中。隨著最近你綠壩強制安裝的通知和對穀歌的惡毒誹謗的出爐,你全面控制全面審查互聯網的險惡用心已經明白無誤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我們匿名網民於此決定,我們將從2009年7月1日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對你所控制的網絡審查體系發起全面襲擊。

為了保衛互聯網的自由,為了推動人類網絡化的前進,同時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網絡權利,我們將對你的網絡審查體系進行系統性破壞並展現你所謂網絡審查體系在真正網絡力量之前的渺小。我們將你視為網絡頭號公敵。我們對你發起的將是持久戰。無論你如何利用宣傳喉舌愚弄輿論,你終將湮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你古板的宣傳手段,你文革般陳舊口號式的叫囂,你對互聯網的無知,你「為了下一代」之類的虛偽說辭,這些都為你的徹底失敗敲響了喪鐘。你無處可逃,因為我們無處不在。國家暴力機器不能拯救你,因為我們每一個成員的倒下,都意味著另外十名新成員的加入。我們清楚地意識到你會運用你慣常的階級鬥爭伎倆,在你的蠱惑宣傳中賦予我們「不明真相群眾」的標籤在我們與普通民眾之間劃出界線,然後賦予我們「少數不法分子」的標籤在我們內部劃出界線,最終各個擊破。對我們來說,這是可以接受的。事實上,這是我們所鼓勵的。原因很簡單,你越這樣看待你的人民,你皇帝新裝的美麗就越不言自喻。

隨著人類網絡文明的發展,處於優勢地位的統治階級敵視網絡化的陳舊意識形態逐漸成為歷史發展進步的阻礙。舊意識形態勢力對新興網絡勢力的誣衊和壓迫,對網絡世界的敵視和封鎖,這些都表明了他們對於歷史潮流的恐懼,都將成為他們在退出歷史舞臺之前的最後掙扎。那些妄圖在歷史車輪面前螳臂擋車的,都將最終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即使你的血液正在得到數字移民的緩慢補充,你在可見的未來將仍然無法理解網絡。我們會欣賞你對於異己幾十年不變的陰謀論觀點和文革口號文風,因為我們也會有懷舊的心情;我們也將笑談你試圖在互聯網上劃出國界的舉動,因為愚蠢行為從來都是史書中的笑點。不過我們可以真誠地告訴你:

沒有人想要更迭你的政權,我們對你陳舊的政權概念和意識形態爛醃菜毫不感興趣。你無法理解在人類網絡化的歷史潮流之前宏大敍事為何而消解,你也無法理解國家和民族概念為何將分崩離析,你無法改變你對互聯網的無知。你的政權無法成為我們真正的敵人。我們不是任何國家和組織的朋友,我們也不是任何國家和組織的敵人。只有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敵人,你正在為你自己掘下腐爛和異化的墳墓。我們對即將進入歷史垃圾堆的事物沒有興趣。網絡化是你無法阻擋的歷史潮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未來方向。事實上,我們並不反對你通過切斷太平洋海底光纜而獲得對資訊的絕對控制;你對歷史前進越阻礙、你造成的矛盾越深化、社會運動就越劇烈,倒退只能加速你被異化、被取代的歷史進程。明日的太陽不會照耀那些恐懼明天的人。

我們是匿名網民。我們是全球網民的總和。我們行為一體。我們是主宰網絡。我們不可計數。我們每個成員的倒下都意味著十名新成員的加入。我們無處不在。我們無所不能。我們不可阻擋。我們沒有弱點。我們利用一切弱點。我們是隱藏在每一張面具之下的人性。我們是人性的鏡子。我們生而平等。我們天然自由。我們是軍團。我們不饒恕。我們不忘記。



自由引導網絡。

我們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