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2013

魔幻的甜美治療

——讀布魯諾.舒茲《鱷魚街》

去年冬日以來,對我而言最甜美的一本書,是布魯諾.舒茲的短篇小說集《鱷魚街》。舒茲不是很多人認識的作家,其實他是波蘭的文學國寶,生於波蘭小鎮,年輕時學習建築,後來在鎮上當美術和手工藝課老師。1939年二次大戰期間,因為身為猶太人而被關入集中營,1942年被納粹射殺在小鎮的一個街角,終年不過五十歲——一個文藝奇才無聲無息的死亡,乃是一巨大而靜默的悲劇。如果命運讓他好好活下去,也許他會成為可與普魯斯特或卡夫卡相提並論的文學大師——事實上,現存的偉大作家如以薩.辛格(Issac Singer)、厄普狄克(Updike)、菲力普.羅斯(Philip Roth)已經是這樣稱頌舒茲。

《鱷魚街》裡的短篇,往往是小鎮一個角落的細描、一個生命的剪影,故事幾乎無情節起伏,但細膩而魔幻的筆法本身細節無窮,循著細節游動在文字之間,彷彿就有神奇而不可思議的事情在靜靜發生。舒茲對場景的描述往往佔去極大篇幅,有時甚至成為小說的主體。我的形容是,一幅幅極細緻的超現實素描。素描,是因為舒茲的描畫纖毫畢現,光、影、色彩、氣味,都以豐潤多樣的面貌全然呈現。他的小說語言樸實無華中有詩意(書封面是一幅倒懸的鳥兒屍體的炭筆畫,寧謐憂傷,極好地呈現了舒茲的小說面貌),卻又常常通向宇宙的普遍真理,甚至毫不誇飾地到達神秘魔幻的場景。一個畏縮沉默,不斷逃避的父親,終於成為煮熟的螃蟹來到桌上,意念的冷峻與螃蟹的溫熱恰成反差,叫人憐憫低迴卻只能沉默無聲。

而這些如畫的小說,它們總是靜態的,一幅幅不連貫、需要讀者自行聯想的靜物畫——靜物是繪畫的初階習作,然而優異的靜物畫亦是無價的傳世珍品,因為它們呈現事物「本身的樣子」,即事物不需要向人擠眉弄眼,就已經流露出我們無法穿透的神秘。存在的神秘,自在的安然。我們在凝視中,與物相遇,神遊物外,在最日常的事物裡輕鬆進入另一個世界。

這樣的書為什麼能給我們安慰呢?或者是因為我們所有人,都需要另一個世界。有人從心靈書籍中尋找安慰,有人從娛樂追求快感,但有些人尋要比較精緻的藥物——對我而言,那藥物就是魔幻寫實主義小說。魔幻寫實主義比現實主義輕盈,而又比奇幻小說如《魔戒》、《哈比人》幽深飄渺,它們呼喚、修練精緻的靈魂。我是屬於,即使娛樂也要動腦筋的麻煩人。

根據香港文學界的反應,看來舒茲很對他們口味,我直覺這與舒茲的背景與筆法有關。舒茲大半生都在小鎮上生活,某程度上像也斯早期的作品:現實中的活動半徑很小,觀察細緻入微出乎意料,角度獨特但低調,七十年代香港本土性文學萌芽的第一波,許多作品都有類似的面貌。或者因為香港也很小吧。小鎮寧靜,但其寧靜中往往也隱含瘋狂,所以在小鎮中生長出來的優秀藝術作品,往往可以一顆沙內看宇宙運轉。魔幻寫實主義在香港是有一脈香火的,西西、也斯、董啟章,及至晚近的韓麗珠謝曉虹,都用一種明擺著是虛構的自省方式,進入現實,思考香港。

香港人很愛看旅遊雜誌,許多人甚至「食左當去左」(于逸堯的書名)那樣嗜嚐異國美食,都是在想像中尋找另一個世界的出口。讀者可以在舒茲的文字裡,去到他所在的波蘭小鎮嗎?現在小鎮有被商業化嗎?想像比現實美好,我們是知道的。

舒茲的小說出版,在台灣做得很大,有一系列的活動,名字叫「舒茲在台北」,是把他當成未嘗逝世那樣去做,引起相當大的風潮。書推得成功,譯者林蔚昀譯筆的優美當記首功。她在波蘭居住已七年,能夠對小說裡提到的事物作很細緻的譯註(比如覆盆子果汁在當地是非常常見的飲品),而最初引動她去學波蘭的,就是舒茲的小說與畫作。這樣的投入,令人感佩——每個偉大的文學靈魂,即使撼動的是個別的心靈,其影響卻可以很大很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