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012

以開放的視野反自駕


(有些書是留著一直不肯賣,總有一天有用的,《馬路學》就是這樣的書。我不駕車,但很享受書中所提供的駕駛者視野。此文刊於上周經濟日報。)

粵港自駕遊 來得太急
駕駛文化未融合


無聲無息的粵港自駕遊原來將於3月實施,掀起本土社會新一輪的爭議。中港跨境問題已成為本土政策黑洞,凡與中方共同決定的跨境政策和建設,往往都與港人講求透明、監察、各方問責、追問執行細節的方式相違:來得急、規模大,細節含糊。而當香港社會逐漸自覺未能承受自由行後果,而對內地人產生排拒心理的時候,自駕遊會成為新一輪的社會不滿爆破點,像宜居灣、高鐵等欲急於上馬的計劃一樣,受到社會的強烈反彈。

社會上最恐懼的情緒是針對「我爸是李剛」、「寧撞死、不撞傷」等極端例子而發;此外,還有對於內地汽車檢查維修、車牌發放資格等法例上的疑慮。在不信任的社會氣氛下,自駕遊浮現的第一個問題是:如果自駕遊車輛有交通事故、違例或罪案,如何追究?而驚人的是政府對此卻又是全無準備。

駕車:容易衝突的行為

就算不看極端例子,以開放的文化知識角度去看,「開車」也不是簡單的事。我們常見許多人在駕車的時候會變了個樣子,記得有新聞報導神父駕車時發生意外碰撞,暴怒狂罵。駕駛是一件怎麼回事,還要仔細了解。范德比爾特所寫的《馬路學》(Traffic:Why We Drive theWay We Do(and What it Says About Us)),裡面很細膩地討論了駕駛者的各種表現和心態。駕駛者被困在狹小的空間中,因而更加需要他人的認同;而偏偏車子的外型往往代替了「人」,人們經常把駕駛者的失誤歸諸其人格問題,而發生碰撞時則往往訴諸對方的道德問題,是以他們在交通意外發生時容易暴跳如雷。可以想見,這類衝突在如今對內地人懷有抗拒的氣氛下,會更易被放大。撞到車子如果有中港牌,和撞到本港車輛相比,引發的反應會根本不同。

中港兩地文化需要溝通,而駕駛者困在車廂中,溝通只靠一些燈號、一個手勢、遙遠的眼神交換,故常常產生誤會。例如響銨這常見的表達方式,它有時代替指責,有時是發洩自己的不耐,有時表達一種和應,有時甚至是讚賞——響銨的意義根本不明,往往是靠文化習慣和個體的默契(偏偏駕駛者之間一般互不相識)。在中港文化差異矛盾愈多的今日,很難保證自駕遊不會帶來負面影響, 內地客、香港人,都不見得很有溝通的耐性。《馬路學》一書甚至指出,因為駕駛時的溝通如此困難,不少駕駛者根本就免掉溝通,不望對方的眼神,直接切線——因為自私,只想讓自己開快一點。於是路面的負能量,就在無聲中增加。

更重要的是,香港本來已經夠塞車的了。環保人士這幾年力推單車減廢,希望香港對單車更友善;對環境和個人健康、城巿永續發展都有幫助的單車,幾年來政府不見積極。政府去年說為推動環保和減少塞車為由而加車稅,現時卻又放每月數百輛車來香港,塞車問題怎麼辦?多噴的黑煙,who pay for it?自駕遊,看在香港的車主眼中,是自打嘴巴,也顯示政府對香港和內地,存在雙重標準。我城的施政,能否迎合香港巿民對於城巿、生活的希望?太快的融合,徒添衝突。

1 comment:

Brad said...

If space is not a big consideration then side-mount, top mount or rollup unit may be the choice. This would definitely remove any hardened coffee bake. Electric Livestock Water Heaters - Drain He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