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2016

學會不在臉書上分享





如今我們已經無法離開社交媒體如臉書、twitter等,手機時代帶動我們無時無刻刷新臉書的timelinenews feed,而網絡新聞亦因此近乎成為主流,傳統新聞媒體都要靠社交媒體來保證傳播率,亦愈來愈多先在網絡爆發而後推上報的新聞。由每個受眾主動做傳播,似是現在新聞無法避免的一條路。

然而,社交媒體的弊病亦已浮現。就公共價值而言,社交媒體及某些網絡新聞網站,製造了一個讓正常人都感到神經衰弱、難以呼吸的世界。埃及青年瓦埃勒·古尼姆(Wael Ghonim),曾以一個匿名Facebook頁面協助發動了2011年初的埃及革命,推翻了當時的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政府;而五年後的今天,他卻憂心於社交媒體的影響:「我們沒能建立起共識,而且政治鬥爭導致了嚴重的兩極分化。」他還指出,社交媒體會製造一種「有毒的環境」,「只會放大這種兩極分化,因為它讓錯誤信息、謠言和仇恨言論的傳播,讓同類聲音的聚集變得更加容易。」古尼姆沉痛地說,「我的網絡世界變成了充斥着煽動文字、謊言和仇恨言論的戰場。」古尼姆相關的Ted Talk在國際上備受注意。

謠言、仇恨、人身攻擊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一張照片,是一名青年自拍自己舉腳踢向跪在地上的行乞者,因為他認定該人是來自大陸的行乞集團。照片有很多轉載,當中亦有不少人指責這種行為太過份。而後一名相貌姣好的女網民,受到該照片引發,亦以手機拍攝她家附近地鐵站的一名行乞婆婆,認定該婆婆也是大陸人,說香港人有福利保障不會行乞云云。然後照片下面有人留言,表示婆婆是香港人,在那裡已經十年,因為家中有長期病患的丈夫,收入不足糊口,才會行乞——留言中還有一句「靚唔係大晒」。照片及留言受到粉絲量大的臉書專頁轉載,女網民受到討伐,除了講道理的留言外,更大量的是針對她的樣貌作人身攻擊。

曾看過《數位新分享時代》一書,作者傑夫.賈維斯(Jeff Jarvis)指出,互聯網的傳播,特別是社交媒體的分享邏輯,會容易讓瘋子成名。因為出位或令人髮指的行徑,總會引來注視,youtube上甚至有故意虐殺動物的短片。自拍腳踢行乞者,背後大概有類似的「愈離譜愈有人看」之心態。而自拍者更主動借用了中港矛盾、對行乞者的階級歧視,煽動社群仇恨。而互聯網的虛擬現實,常會導致互相抄襲,就像俄國導演巴拉巴諾夫(Balabanov)的電影《畸零與色情》中說「電影會讓畫面裡的事變成真實」,互聯網的虛擬真實也會變成真實,才會有那位女網民想起而效法。香港人的身份本來就是模糊含混的,這位女網民的推論(香港人不會行乞),差點就變成謠言散播,如果多人效法,危及那位地鐵站外的婆婆。在互聯網上,澄清謠言要比散播謠言難一百倍。而雖然這次算是澄清了,但卻同樣出現了人身攻擊與仇恨言論。筆者個人感覺是,閱讀人身攻擊超過三十則,就會有窒息感,就算是立場相同者也一樣。

語言與思維能力的減退

筆者2007年開始使用臉書,曾經覺得這個世界十分有趣,還因為使用臉書寫作而被電視節目訪問過。0708年的臉書頗有意思,postlike數不多,人們玩著一些小遊戲,知識份子和文藝人在臉書中可以有頗開放多元的討論,覺得比互聯網公海的討論更對咀更有意思。這就是社群的滋養。由於做文化推廣工作,想來筆者短時間內都是無法離開臉書;然而筆者覺得現在的臉書確實已經不好玩,因為社交媒體的主流型態已經出現,或以娛樂或以新聞的姿態,它比大眾媒體中的主流可能更缺乏深度,小眾邊緣能以小搏大的可能性已減低很多。主流媒體的頁面post下,人們各自表述,發洩其心中語言,沒有規範,也很少有公論。

這種主流化的「公共」之下,很多人都成為了公眾人物,牽一髮動全身。要面對不知名的公眾,往往要用大眾都懂的語言(其實常常是網民的語言)去重複大眾的共識,也難免需要煽動語言。社交媒體以瑣碎言語淹沒每個人,筆者個人就感到,臉書讓我的語言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與對人的耐性都在減退,整個人就是弱智化。

負責任這麼難

年初二的魚蛋騷亂後,網絡曾瘋傳一張「血流披面少女」的照片,說警方打死人云云。結果相中人的姐姐出來澄清,說相中是她弟弟,雖曾失去意識,現已在醫院神志清醒。澄清一出,許多人反而攻擊姐姐,懷疑她說謊,要求她提供證據。其實那些懷疑的人又有什麼證據呢?想那位姐姐已經要為弟弟的事煩心,還要受這種不負責任的攻擊,實在不公平。

為什麼在臉書上呼籲做一個負責任的人這麼難?因為臉書的原則就是追求自己爽,人們覺得發洩一下沒有所謂,而如果你影響他們爽,你就是萬惡的警察。如果是個人自戀的行為如自拍,我覺得沒有所謂,但如果涉及公共利益與討論,不負責任就是很大的破壞。例如青少年自殺新聞曾引起社會大眾關注,大肆報導,其中有許多不符世界衛生組織指引,也引來大肆轉載。曾有臉書專頁呼籲不要廣傳類似訊息,也有人反對,覺得不該阻止他們揭露值得關心的事。而近日台灣四歲女童街頭被殺事件,也有律師呼籲不要轉發相關的新聞與圖片,以免引起恐懼和仇恨。記得isis公開殘殺日本人質後藤健二時,也有國際記者呼籲不要轉載恐怖照片,替恐怖份子傳播恐懼只會讓他們更強大。所以我們應學會不在臉書上分享。

涉及公共事務時,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自我調節和約制,這就是生存在社會中的責任。你在臉書上紓壓發洩,但可能變成別人的壓力——當我們認真考慮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就是一種負責任的倫理。在不負責任的環境下,兩極化和分裂自然難以避免,社會的撕裂讓人透不過氣。社交媒體的弊病既已浮現,未來的方向應是鼓勵對話,以交流和理解,以同理性和理性,重建社會的共同價值與連結基礎。古尼姆就正在建立一個對話網絡平台,試圖讓人們真正交流。期待香港也會出現真正的對話。

4/17/2016

家樂哀歌





有些變化實在難以表示歡迎。

讀中學那些年在旺角區,買青少年服飾自然是旺角中心、信和商場、家樂商場那一路掃下去。這些都是等人勝地;本地小鋪、日韓入口的潮流服飾,價錢低廉、換貨迅速。鋪仔都是一格一格小小的,衣服貨品陳設偏向擁擠,要逐件逐件慢慢揀,所以可以從小練眼光,或純粹耗費時光,與店主打牙較。

自從朗豪坊來了,2006年家樂商場改名為家樂坊,店鋪階級外觀upgrade一級,地下一層是本地中小型品牌的集中地,二樓仍是個別小鋪。後來我住到登打士街上,與家樂坊就份外熟悉。等人,閒逛,買到中意且不太容易撞衫的衣服,對家樂坊來說我或許超齡了,但階級似乎沒有向上流動很多,依然獨自在地下的日本主題食肆群中找吃的,覺得這個商場適合我。有年聖誕夜,我在家樂坊裡遇到一個同樣失戀的工作狂女生,寂寞眼紅——時光流轉,她去年搞了一個盛大的婚禮。

2014年傳出家樂坊被大業主恒隆收鋪,要做h & m旗艦店,社會上反響頗大,不少OL港女痛心又失一個購物吃食好去處,更別說商鋪熟客傷心失群了。家樂坊封鋪,失去一堆我本來喜歡的日式連鎖食店選擇,旺角愈發是一個日本食物的地獄。

2016年農曆新年,家樂坊重開,我又經過,赫然發現,兩層均為H & M旗艦店,地庫則由星巴克獨佔。我都逛了一圈,心中憂煩,只因為選擇的確減少了很多,叫人氣悶。這樣子經營下去真的可以嗎,據說多小鋪原來令管理及營運成本增加,不如租給大品牌收一大筆不用煩——當然商家心裡也想著自由行巿場。只是自由行也在減少,本地小品牌崛起也需要空間,本地人的消費需要又有誰來照顧——歸根究柢,這樣單元化、壟斷化的城巿面貌,是理想的麼,是可行的麼?恒隆不算是本土商家,或者突然放棄了原有的營商願景。

初二旺角騷亂(梁振英由本來言之鑿鑿叫它「暴動」,最近又改稱「事件」)之後,據說旺角的人流減少。但我覺得真正令旺角衰落的,不會是偶一為之的騷亂,而是多元混雜之消失,選擇之消失,一幢幢商廈改裝華麗,小品牌小商鋪卻再無崛起可能。政府、商家,如果不真正愛香港的混雜多元,不真正愛新生的本土事物,就可能靜靜地謀殺了我們的城巿。

 (刊MING'S專欄「事到如今」)

4/08/2016

自動寫作,你也可以試一試





「自動寫作」( Automatic Writing)是一種在六七十年代興起的創作方法,與潛意識、自由聯想一路相近,其做法是可以上網google搜索的,每個門派的做法都有點不同,其關鍵是如何令主體進入一種寫作的狀態,沉浸其中而自動隔絕外界干擾(我守的其中一個要訣是一段時間之內手不能停頓)。這種沉浸的奇妙狀態,有時是自己的內心直接呈現;有時卻吊詭地出現被附身、手臂與字詞都自動運作的狀態,當事人聲稱對寫出來的結果一無所知。極度內心與極度異化的外在方式與形態,原來同一。

感性與機械:文學創作

至於附身、通靈、機械論,又比「內心流露」更高一層,更 harcore點,因為它是一種辯證結合,包含比較複雜的「自我」之想像,看到他者是內置在自我當中,機械是內置於情感當中,如此我們對於自我和創作的想像都更深化一層。九十年代有段時期,「機械寫作」的概念由西方傳入,在香港也曾引起熱潮,先鋒新媒體藝術組織如「錄影太奇」(videotage),會展出過不少相關的試驗,那也是「自動寫作」在香港最紅的一段時間。今日不少六十後的藝術家,仍然抱擁自動寫作這種創作方式。

就文學創作而言,自動寫作是一種釋放自我心靈能量的寫作方式,心靈能量包括想像、幻想、回憶、情緒、聯想能力等,如果主體心靈能量很高,則會十分享受這種方式,只須稍一激發,文字就會在手下洎洎流出。而對於蒼白平板收縮型的主體,則會遭遇困難,只覺得手累、心慌,不知怎麼寫下去。不過這也就是自動寫作的最大要求:「無論如何寫下去」,讓主體被迫適應寫作的狀態,這樣來回幾次,心靈能量或會擴大,如同把幼小的獅子踢下山,讓牠自己克服困難。著名歌手兼詩人李歐納.柯恩(Leonard Cohen)有一本經典作品,《美麗失敗者》,裡面就有大量的章節是以自動寫作方式寫成,柯恩自嘲它是在一種地中海小島陽光下半中暑的狀態下寫出來的。然而便有一種縱橫恣肆之美。自動寫作不一定整篇都要採納,它可以只被視為一種原始素材,作者可以從中挑選剪裁、找到值得發展的句子,或純粹用來觀察自己。

自動寫作當然是與人的潛意識有關,一個明明是自已但又很陌生的部分,偶然流露傷痕與壓抑。由心理分析一脈滋長出來的藝術創作觀念,乃著眼於內心的壓抑與傷痕,記憶與夢,永劫回歸不能窮盡的內心深淵。 Google時發現近年「自動寫作」很常用在身心靈界域,比如用以與「 higher self」對話、外星人對話,我記得有本 New Age類的書《與神對話》,應就是以自動寫作的實踐形態寫出來的。一邊翻查資料時就很想念老弗洛伊德,潛意識、本我自我超我,今日多麼陌生。

重新回到自己的內心

 近年多次向不同群體介紹「自動寫作」的觀念和實踐,成果都頗有趣。可以比較出自身和他人的聯想軌跡有何不同;大部分都像是跟自我對話;有人只寫剛剛經歷的煩瑣,有人把整個故事寫出來;有人會寫到淚流滿面,卻是自己都不知原因,回頭仔細再看自己寫的,才知是所處空間勾起了自身的記憶。人的心靈原是千差萬別。

我這個人其實不是特別傾向要他人在我面前流露太過內心的情緒,我本是個尊重他人保護內心距離的寫作導師——自動寫作總是有點感覺危險。但近來,卻深深感受到自動寫作有其必要。因為看許多青年學生的功課作品,發現十分平板,往往都是資料、判斷(通識科影響?)和陳述,抒發情感時比較平板,而想像更是匱乏。我的感覺是,青年學生在寫作中,失去了「內心」。這不完全只是語文能力的問題,也很大程度上是對於自我的了解不足,無法了解自己情感的軌跡。困頓在長期工作消磨中的上班族,也有這種問題。

同時這個社交網站的年代,也有私人與公共界限混淆的狀況,臉書令人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把自己的東西一一上網分享,但同時又長期在一種向公共發言的狀態中,有那種公開演講的平面化。「內心」這件事,既熟悉又陌生,它可能同時在膨脹和消失中。

因此我明白自動寫作的意義:可以讓我們重新得回「內心」這個向度:跟自己對話,流露自我然後觀察之,看到自己的軌跡,並有剪裁及修改自我的能力。在其中,我依然希望強調那種自我的流動性,一種反省及更新的能力。在這個時代可能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