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014

圖書館的未來



有書/沒有書(一)

都說在電子化趨勢下,書本可能會消失,這個擔憂造成了書業發展及對書之趣味的兩極化,一方面是輕、短、薄、消閒的書會往更低價的電子巿場靠攏,另一方面是書的收藏價值更受重視,要出的書都要更有份量、更美觀更吸引,才能引起購買慾。書的巿場狀況就是書的未來,同樣的兩極例子我們甚至可以在圖書館發展歷程中看到。

美國佛羅里達理工大學,近月有一間「無書圖書館」落成。這家圖書館有著幾何風格的白色透光蓬狀拱頂,也宣示著一種未來主義式的視野。它超越一般圖書館館藏兼有電子書和實體書的取向,一本實體書館藏都沒有。館中收藏135000本電子書,服務約550名學生。藏書量並不真的很多,這也是因為電子書的發展尚在萌芽階段。從這個規模來看,顯然這圖書館是功能性的,輔助課程需要,相信該大學還會另有圖書館。

這也很符合網絡或電子資料的特性。電子資料的內文容易搜索,特別方便有目的的課程參考資料搜尋,理工醫科工具書,其實全應電子化。圖書館員的工作變成幫學生搜尋課程的相關資料,及教學生使用電子閱讀產品。以往圖書館採購書本的工作程序,據說會簡化到幾秒鐘的按鍵就可完成。可以想見,這樣圖書館員的人手需要會大大減低。這個圖書館的落成,頗能強化「書要消失」、「圖書館管理員是行將滅絕的行業」之想像。

從網絡報導照片所見,完全沒有書架的圖書館內部空間,只擺放供學生使用的桌椅,當然更加疏闊。筆者則試著想像,同樣是瀏覽找書,那種迷失在知識之海的狀態,在圖書館書架上和在電子版面上,有何分別。以瀏覽時間與方式來說,逡巡書架,隨手把一本對味的拿下來,又觸類旁通的把別的書打開帶走;電子版面則是搜尋單版面數量固定,等待時間是畫面載入的時間,每個人的感覺不同,我覺得在電子資料上花的時間較長,令人耐性匱乏。圖書館的書架,編列比較固定,而電子資料的更新應會較快,所以不同時間的瀏覽單子可能會有出入。在書架上比較容易從上次找過的地方接下去找,而電子資料我往往每次從頭看,資料繁多故多需要較嚴格之汰選。電子書資料下面也可能會列出「其它可能你會有興趣的書籍」名單,但數量與穩定性未必能與書架比。簡而言之,電子資料較需要先有心目中的目標,而且催發類同方向的搜尋;而在書架之間逡巡,往往則可能有機會與意外的書相遇。

有書/沒有書(二)

電子化趨勢讓「書本」的存續陷入深厚危機,以技術工科為主的大學為顯時髦,甚至推出「無書圖書館」。不過在危機前產生的總是兩極化:電子化的「消失」之另一面,是極端的書本藝術化。

蘇格蘭藝術家派特森(Katie Paterson)發動了一個極其前衛的「未來圖書館計畫」。這個計劃的時間維度是一百年。計劃有自己的信託單位,會組織文學專家顧問團,每年挑選一位作家邀其創作,不限文類,限定一年內完成;隨後把手稿作品封存於2018年竣工的挪威首都奧斯陸Deichmanske公立圖書館,一百年後才出版、展出。第一位入選的作家,是作品尖銳又擁有廣泛讀者群的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ret Atwood)。

這個計劃的考慮極端周詳,它針對著「電子書取代紙本書」這個焦慮,預先假設一百年後出版紙本書是不可能的事,而甚至在2014年夏天起在圖書館旁,種植一千棵挪威雲杉樹,準備百年之後用以造紙。圖書館內並存放一台印刷機。一百年後,2114年起將陸續伐木造紙,出版封存百年的作品。而存放作家手稿房間的部份建材,也會取自這片森林。這個計劃是以焦慮的眼光,珍視出版書本的每一個細節,用一百年作焦距把這些細節放大,既有雄心規模,又令人充滿著出於危機的憐愛。

電子化聚焦於作品的傳播和使用,而書本藝術化則聚焦於生產。生產者、生產條件等元素,以工藝精神甚至是前衛姿態重現,像挑戰時代的英雄。愛特伍也特別表示,對她而言,寫一部給百年之後的人看的作品,要好好想想有什麼可以跟那時的人說。而寫一部自知在有生之年的都不會問世的作品,也更讓作者面對書寫孤獨的本質。而同時也突顯了圖書館作為歷史收藏之所的性質。這個藝術計劃通過極具情感的細節安排,讓關鍵之物浮現出來。

現在的書多出得美侖美奐,才能引起讀者消費欲;更有甚者,印刷技術,設計細節,都往精緻發展,並將製作過程的細節披露為賣點之一。「書藝」(BOOK ART),已不止於大量複製的機械技術產品,「不可能的書」、只有一本的書、以古典印刷技術手工製作的書……有藝術撐場,紙本書要消失,大概還早;消失的大概先是中間者,書本作為大眾商品的巿場,正在不可避免的分散化。

(刊《經濟日報》副刊「閱讀新勢」欄)


11/24/2014

信念我城



我城這個詞一開始並沒有那麼流行,「我衛我城」的口號,是因為香港處於關鍵時刻,而又必須倚靠每個普通人的力量,所以才這麼深入民心的。

月前文學館為了集氣、募款成立香港文學生活館,曾邀請作家與文藝名人拍攝「文學刺青」,請青年書法家徐沛之,把書籍名字寫到人身上,再由攝影家沈嘉豪拍攝。我記得作家陳慧那張,就是將「我城」二字,分別寫到左右手心,以小心翼翼的守護姿態拍攝。陳慧當時說,此時我城真的要捧在手心裡守衛的。她是佔中死士之一,我們都記得,她之前曾在訪問裡說過,「咁大個女未見過咁樣的香港」,以示危急。

「我城」是香港作家西西的著名小說,寫於八十年代,代表著香港本土意識的興起。《我城》裡的主角都是年輕人,各自在城巿裡有著各樣的生活,有些見證城巿變遷,有的喜歡讀書,有的同時打很多份工,對城巿未來有著天然的希望,以全身的投入去建立城巿,完全自發。小說以魔幻現實手法寫成,同時紀錄了香港制水、城巿化等重要歷史時期。「我城」既是香港,也不是真實的香港,它毋寧是理想中的香港,充滿真正的活動與多元化。在二零零三年的七一之後,政治運動帶動本土意識興起,藝術中心曾搞「i-城誌」向《我城》致敬,邀請年輕作家與藝術家,重寫「我城」的故事。

守衛我城,如今又以青年為主力。佔領運動以學生組織號召領頭,大量青年走上街頭,無畏催淚彈與胡椒噴霧,堅持香港人應有的普選權利;並以嬴弱的雨傘,引來國際的關注。這豈不比西西的小說更為魔幻。

《我城》天真的。我想那些面對武力而不退,依然想要保持環保和地方清潔的善良青年,做的時候都沒有太多計算。簡單的信念有時就是奇蹟的關鍵。

(刊《MING'S》十月號)

11/23/2014

關於請人



(招聘已經結束,但貼在這裡立為存照)

《字花》聘請全職主編/執行編輯。過去兩年,《字花》在主編黃靜小姐的帶領下,做出了不錯的成績,在銷量、形象上尤有突破。不過看來《字花》命犯顛簸,在安穩來臨前,總要再經變化。

這種顛倒有其結構性原因。《字花》已有八歲,靠藝發局的微薄資助支撐營運,近年轉以藝團方式營運,積極申請各處的計劃案子求生,迄今公司有四個全職員工;但經濟結構上,薪酬上調空間不大。記得年前黃白露小姐曾提到一個關於藝團行政人員的志向調查,驚呼:「總括來說,所有類型藝團的藝術行政人員都等着機會離開藝術界!」文學雜誌編輯,整體結構仍是類似(因為我們來自相近資助源頭),即是:很難留人,不易找到有資歷的成熟編輯,如果不是特別鍾愛文學,受聘者便會覺得委屈、迷失、歸屬感低。

唏噓。陳智德在《地文誌》〈香港文藝刊物十年生滅〉一文中說,香港文學雜誌長期在建制和商業夾縫間以自己的方式掙扎求存,「最大的困難其實不在於經濟,而是經驗無法累積以及由此引發的歷史認知上(不是歷史本身)的空白和匱乏。」確是的評。香港人的存續觀念很薄弱,包括我自己,以為自己對後人最大的貢獻就是徹底消失讓出位置,其實要做的事還很多。

兩年前我在台灣書店實習,中間乘假飛回香港進行聘請程序,以為請人好易,到底全港的文化版面都不多,《字花》難得自由。但現在看來看去,最重要還是對文學的熱情、對文化版面操作的企圖心。至於顛簸——《字花》若能成為成員往下一工作的跳板,也是一種榮幸。

作為舊人花肥,任務是要建立良好組織架構,讓不同主編(或經驗稍次的執行編輯)都可以大展拳腳,讓《字花》根莖並茂、各代相連。《字花》所屬機構「水煮魚」,在行政總監洪永起的經營下,穩步上揚,在許多不同領域中都有嘗試。我在臉書邀一些年輕編輯或作者來應徵,說「沒那麼難」。沈從文記他和丁玲、胡也頻編《人間月刊》和《紅黑月刊》:「我們自己知道自己的力量非常有限,在十分卑微裡去努力,直到我們創作已成一個新的趣味同一种新的方向後,還仍然不覺得值得什麼驕傲。我們尊敬那些負荷世譽的作者,同時卻同一切毫不露面的作者握手。我們只是自己向一個很遠的理想邁步,同時這邁步,卻是沉默的,無聲無息的。」《字花》沒有那麼沉靜,但還是希望保有這份沖和。

適逢亂世,黑白顛倒,人也能不安然其位。別說各上班族、學生日日在位子上想著街頭,真正堅守崗位的傳媒都要「出格」:被入佔中人士堵塞以阻撓《蘋果》出版的壹傳媒員工要兼任保安;被刪改報導的無線新聞前線員工,要具名聯署反對高層刪改「警員在暗角對示威者拳打腳踢」的報導。洪永起也在路障線和物資站上。我想這城巿應該還有喜好文學與自由、充滿理想的靈魂,長久開著的文學花朵,應該可以招攬到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