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2011

港女之轉生?——評《不再讓你孤單》

(刪節版刊於6月2日信報,爆晒字,連標題都冇位落……)

港產愛情小品杜琪峰韋家輝拍出《單身男女》票房逾億,但高圓圓代替鄭秀文,港女消失了。至於劉偉強拍出苦澀都巿愛情《不再讓你孤單》(下稱《不》),舒淇擔綱,講港女北上搵食,受挫折與北京窮病警察廝守的故事,大概可視為「港女之轉生」。

港女新標籤:有情有義

電影從舒淇(佩如)的角度出發,先寫港女在北京求生的掙扎。電影編劇鄧潔明,據說以前有許多在內地發展的辛酸史,以前寫《孤男寡女》時也有劉德華和鄭秀文在內地談生意,要「頂酒」食野味的橋段。「頂酒」也是《不》的重要情節,舒淇很能喝,醉後便盡吐辛酸惹人憐愛,開啟她與劉燁(方鎮東)的一段情。

《單身男女》中飾內地女的高圓圓萬千寵愛在一身,而《不》中飾港女的舒淇則飽受挫折,不但要維生、努力闖蕩、情海翻波、無路可退,而且在內地處處受困,無法融資,開鋪又受騙。這是近年港女電影中一貫的辛酸情節(更伴有港女的「想嫁」情意結)。而舒淇無論多累都要穿高跟鞋,也是港女身份的細節。電影不鼓吹消費,隨著情節發展角色們的階級是往下流的,名牌消失,但《不》竟然還保留了港女的一大夢想:不用做家務!真的,舒淇就算與窮病一家廝守大肚生仔,到最後都沒見她做過家務。可見《不》雖然是合拍片,仍有注入港女系列的慣常元素,試圖讓「港女」在合拍片中「轉生」,以圖同時迎合中港巿場。

值得注意的是出現了港女新標籤:有情有義。舒淇敗掉了劉燁的儲蓄後逃回港,又悔改回北京抓緊有情郎,排除萬難成婚,以致一直以智者姿態出現的黃秋生在婚禮上撲出來讚美:「你地D香港女人,真係有情有義喎!」呵,我想起之前某新聞節目中,男性狂數港女如何不是,最後全節目中最靚仔的,「新香蕉俱樂部」的電台主持阿Ben出來維護和鼓勵港女,說「你們是最有情有義的!」咦,港女的特色,原來已經由「消費主義」、「實際」,變成了「有情有義」。確實,最原初的港女典型,《孤男寡女》的鄭秀文,就是一個神經質但是沒有揀高枝飛的港女;後來在《矮仔多情》中的徐子珊,更是癡心維護「天若有情」式本土浪漫的忠實信徒。港女是香港本土價值的捍衛者(與本土電影以迎合港女來保障巿場同構),港女在,香港在。

以前香港人的形象是偷呃拐騙走精面,但是時日過去,和今日內地的偷呃拐騙相比,港人可能也算是「盜亦有道」——我們到底造不出那麼多害的假食品來賺錢,也不致於抹殺明明發生過的歷史如六四——不少往內地發展或交流的文化界人士,近來常常聽到內地對香港的形容是「你們香港人真純情」……真是滄海桑田。

轉生後不再是港女?

我覺得《不》確有心為港女留一位置,但正因為這部電影仍然希望討好港女,聽到黃秋生大讚舒淇「港女有情有義」時,我忍不住高聲笑出來(被身旁哭成淚人的港女飽以老大白眼)——問題是,舒淇並不是港女啊。

不是想以出生地域論高下,但舒淇那種經侯導孝賢調教過的文藝放浪氣質,一般港女絕對學不來;而換了港女處境,比如借錢開鋪發現水電都貨不對辦兼遭敲榨、高聲撒潑喝一句「我打開門做生意架!」舒淇還是像刁蠻女發脾氣,並無身經百戰、窮極反撲之感(如果由張柏芝來演?)。醉後吐心聲的十多分鐘胡同long-take,舒淇做得很努力,但也還是不太對味,迷亂感多於辛酸感。

轉生了的港女,也許就不是港女了?前世今生似是而非,明明是那個人又不是,沒錯是做得更好了但最好的東西也失去了,就像《西遊記下集大結局之仙履奇緣》裡孫悟空看著城牆上夕陽武士上演一個完美的自己,然而不完美的記憶卻構成情感的核心。其實時間是匯集在旁觀的主體(即觀眾)身上,香港觀眾是否能辨認出那些向他們發出的「私密」訊息?

不被諒解的劉偉強

《不》是一套受諸多計算而拉扯得有點失衡的電影,我不喜歡那些計算但喜歡它失衡。前半場舒淇不斷有類似色誘的場景,那種拍攝的眼光很有《非誠勿擾》的影子。據說大部分人喜歡溫情的前半齣,但我只覺那些胡同和四合院的社區感拍得完全不對味,傷殘、窮人、文藝、真情的正面很虛浮,不耐煩得幾乎walk-out。但舒淇再回北京與劉燁完婚後,電影脫離溫情軌跡,變得淒酸驚險,劇力到位:所謂溫情家庭,一反過來脆弱不堪,所有美好都可以一剎扭轉為不能承受的驚險,每一步都接近極限。

後半部的類型轉換,在香港似乎完全沒有引起注意。警察失憶?劉燁的失憶不就是《無間道》的變奏?當然沒有了劇情的支持,純粹詭異的場面(在警局同事面前表現失憶、狂躁和壓力)獨力難支,不能再像《無間道》系列那樣直接討論身份問題,只能是一個晦澀的脈絡指涉。但它難免可以解讀成劉偉強往內地發展的,向香港的一個言志和交待的手勢。港產片不是經常這樣嗎?半齣滿足巿場,半齣滲透作者自己想說的話,精神分裂。

然而在香港本土主義勃生、欲為本土劃界的時候,《不》得不到諒解。片中一句「這裡不是香港,法律是要遵守的」,引來網民強烈反彈。哎,從拍古惑仔系列的劉偉強角度來看,情與法對立,情義是港女,那麼僵硬的法律當然就是內地了;黑白相容、灰色地帶、彈性執法空間,也是某個年代的香港價值。現在沒人這樣諒解劉偉強了。曾有論者以「Launhing gor」大紅而判斷香港人現在不喜歡灰色只喜歡白,「守法」成為香港價值,正是從灰到白的過渡。此外《不》的另一問題在於,港男消失了——於是信報日前便有占飛評論,狠批《不》只為討好內地標準、不支持香港壞男人。嘿,人家電影才剛上畫不久,這樣片面敵意、壞人衣食的 「評論」,真要有個筆名才夠膽寫出來。《不》距離完美很遠,但我仍然替它被一沉百踩而惋惜。


3 comments:

emem said...
This comment has been removed by the author.
emem said...

鄧小樺__小姐您好,我們是今屆吐露詩社的莊員。吐露詩社與序言書室將於六月十一日(下星期六)晚上八時至十時舉辦「六四詩聚——民主與自由」,當日活動以記念六四為主,以詩歌朗誦、嘉賓分享、討論等形式進行。 我們希望您能在當日出席並擔任分享嘉賓,分享時間約為十五分鐘,內容可圍繞六四事件及民主與自由,更可提供與之有關的詩或文學作品供參考。分享過後我們會繼續討論時間。知道_鄧__小姐工作繁重,但仍然希望您能夠抽空出席。無論出席與否,都希望您能儘早回覆(tolopoem@gmail.com),以便安排,謝謝!

祝安好

江盈曦
中文大學吐露詩社主席_

Anonymous said...

一句“「盜亦有道」……真是滄海桑田。” 宏觀中華民族幾千年, 香港人與香港人內盛之文化傳承, 既可悲、可敬 亦可憐…
前陣子 看李純恩主持的國內自駕遊講飲講食講文化電視節目, 問重慶人如何看自己的城市, 都不約而同講起重慶女人, 且又確與香港女人有很多地方相似; 不同的是, 重慶是國內西南大城市, 受制於國內政治環境、國策, 而香港, 還像個在外不受管束的野孩子, 想瀄出碩果僅存的自由思想空間 勉強負隅, 繼續逐夢漂移~
香港女人的滄桑歷變 也就是香港的縮影變遷, 港女特質消失殆盡的那天, 香港也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