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11

新媒體的幻夢

(刊於9月24日經濟日報)

新媒體大時代

香港傳媒界最近大起波瀾:免費報《爽報》推出將令報業競爭激化,更討論免費報與收費報之間的差距;鄭經翰領軍的數碼電台羅致大量著名DJ,在競爭效應帶動下,近月與電台相關的訪問遍佈各式周刊的版面;未來免費電視台更將增至三間,無線被大量挖角,另一邊廂是亞視新聞部受干擾、AO空降港台的負面新聞。傳媒內部執位,筆者在友人身上日日聽到有人在醞釀新節目,新一輪傳媒面貌似乎令人期待。而同時,龐大陰影籠罩著新聞自由,無論是金錢(「以廣告代新聞」)和政治(如警方阻礙拍攝自由、有內地背景人士任傳媒高層等)。

媒體世界風雲詭譎,姑且放長雙眼,大事先放一邊,談談「基層角度」出發的小事。今日見報章報導無線回應幕前幕後的被挖角潮,堅持挖角潮對無線無影響,認為大公司有人離職很正常。這種官腔其實非常高姿態,因為說話的人顯示出並無惜才之意,而人才正是傳媒的關鍵。其實TVB待遇刻薄是人所皆知,早在幾年前,已出現過離職潮,但一直拖延至今,新人出出入入,留下來的捱餐死、無得發圍,某些舊人卻可以一直食老本。

其實各界都知道,競爭來了,乃是破舊立新之時。是以各大傳媒老闆,都滿心念著要做「新媒體」,但大部分的對策,其實都是舊媒體手段:賣明星,賣色情。此時不妨看看,詹戈帝塔的《媒體上身》(Mediated: How the media shapes your world and way you live in it)。書中提出,這個時代的人,早已將「看與被看」內化成一種求生本能。經YOUTUBE、部落格催化的一代,不再傾向於看到精緻得超現實的製作,不會再為明星和領袖神魂顛倒,人們寧可看到普通人,他們更重視的是節目(或主角)與自己的關係。

這個時代,是受眾自製新聞的時代。他們要在節目中看到自己,不一定要上台做主角,但卻很重視自己的心血、想法有沒有在該媒體或節目中留下痕跡。

說起來,TVB最具新媒體思維的,應該是超級巨聲吧。但是一旦新星產生之後,又繼續用舊方式,將之包裝成大路貨品包銷平賣唱商場,這其實又是回到舊式思維,只是替機構賺錢省錢,卻創不出新局面。利用青年人「我要成名」的夢想,而後抹平其個性,其實是殺雞取卵。這個時代要做新媒體,要有一種平等的美感,有點混雜粗糙的,因為要將許多人的想法加入進去;如果真能產生,大概可以突破原有媒體那種非常平滑漂亮但空洞虛無的悶局。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