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書店的路,一定是愈來愈艱難的了。愛書人見到書店大減價多半很開心,但過去幾個月的書店減價,實在減到我心驚。書店減價無非志在清存貨,相反在店面的新書會相對少了,逛熟悉的書店巡視狀況,令人擔心貨流周轉是否已有問題。
二樓書店有這樣的問題,大書店理論上會比較撐得住。不過收集多方情報,三中商的連鎖書店,的確在雨傘書潮上是有限制,不是純看巿場。這造成了相當大的負面效應,對書店業績的影響不知究竟如何。現在的香港,做生意竟也不能純粹向錢看,而要受政治影響,巿場必有畸型。
而心驚的部分原因,是家裡藏書量已經一再抵達極限。我想所有愛書人都會面對書本佔據家中空間而致幾乎寸步難行的狀況。而出版商的操作水平也一再提升到極限,封面、書腰、序文推薦、設計,也都抵達叫讀者難以抗拒的極限。好書愈多,愛書人愈覺無力,無法全數支持、無法全部買下。所以擴展讀者人口、讓年輕一代多買書,真是書巿結構上的唯一出路。
但到這裡問題就來了——現在的閱讀量全在手機和互聯網,新一代的買書習慣,必須花更多力氣才能培養起來。
書業難做,誠品書店帶起的一個風氣就是售賣食品,誠品有自家的飲食產品線,毛利遠較賣書為多。有香港書店起而效之,最近去到一家以前常去的文化書店,該店本來店面已多賣精品及CD、海報等周邊文化產品,現在統統收起,變成食品展,賣台灣及香港在地食物品牌,陳列四五樣。本來已佔店面不多空間的三排架上書,再收起一排。店面感覺變得陌生,有不倫不類之感。
須知食品之陳列與書不同,書店原有的硬件不敷使用,放在桌面的少數食品顯得伶仃,無法引起購買欲(大家有沒有留意到,香港食品的習慣陳列方式都是大堆頭的,一旦變成精品化單獨陳列,馬上就會覺得陌生),當然食品所佔庫存空間亦相對精品而言較多,所以如果要賣食品,其實整個店面的裝潢要改過,小的店面在此不算靈活。
書店求存變化,無可厚非。只是心痛,別人做生意的方法我們未必能全抄,最重要還是找到自己的路。
(刊經濟日報副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