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來是大眾商品,而又同時代表著教育公眾、傳遞文藝與思想的良心產業,於是近年書業營利下降、書店頻頻關門的慘烈狀況下,反而支持書與書店的人更加落力,書在大眾媒體的正面新聞也增多,書在網絡上更能凝聚社群,也就是說書作為建立品牌的效應亦增加了。大企業大商場以書店做招徠;網絡上也有不少小社群、小品牌、小企業,有心人千方百計要做書,根本已經擺出一付「我不要賺錢」的樣子,以良心求支持。書店減價、叫人掉下巴的劈價時時出現,更別說免費的漂書到處都辦。
也許因為做過書業,我對於表示「不賺錢賣書」態度比較謹慎。當然,確有不少不問利益純粹出於熱情的行為。不過,自己賣書不賺錢,不止是你自己一家的事,還會牽連著整個行業的生態。比如有一家灣仔碼頭的二手書店,店長非常熱心,常在堆填區前打救書籍,全店一率十元,包括非常好的文學書。但曾有其它二手書店抱怨,這樣是頂爛巿;而大量拋售的文學書其實同時仍在書店銷售,其境遇也可想而知。之前有一家新出版公司,標榜對作者的良好待遇,聲稱自己的作者可分得50%版稅,消息一出旋引起出版界反應,提出數據指這樣根本營運不下去,獨立出版社也表示「說分不到50%就是虧待作者是個不公平的說法」。
以上可能是不熟悉業界運作的無心之失,不必深責。不過台灣最近有一宗書業新聞值得注意:王品集團的退休董事長開「益品書店」,自言以「社會企業」方式營運,1200平方呎、150個座位,2500本書,一百元台幣(即25元港幣),飲品任喝,24小時營運。這對消費者來說可能是福音,但在台灣書業界卻引來不少批評,覺得是富人砸大錢破壞本來已經很難營運的書店生態;批評「明明是通宵漫畫茶座卻裝出書店的高級樣子」;批評尤其集中在益品書店「招募學生志工」,指責以「社會企業」包裝來賺得免費人力,並舉出社會企業應是讓弱勢社群得益,而不是劈價給大眾消費,也不是尋求免費的勞動力。
不管指責有無過重,在業界人士仔細的計算中,我們至少發現了一件事,就是免費的東西不代表無代價,只是代價由某一方承擔,而我們看不見。就像fast fashion的廉價,其實由第三世界國家的勞工及環境支付代價,你能得到便宜書、免費書,其實也有人在背後付代價。我們應當警惕書的銷售過程中有無存在商品化的剝削/謀取暴利/壟斷,我贊成應尋求更直接的方式向你想支持的作者/出版社/書店付費——首先關鍵就是不要賺貴,也不要只看那些標榜自己不賺錢的說法,因為整個書店/出版/寫作業,就算正正經經做生意,都是已經很難賺錢的了。
(刊經濟日報副刊專欄,這是最後一期。感謝編輯們一直以來的照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