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9/2010

其實我真係想自己有更多時間去文學節

期待更有想像力的香港文學節

在六七月的熾熱政治氣氛中,香港文學節則是靜悄悄的開始。往年文學節由康文署、藝發局及公共圖書館合辦,今年則少了藝發局。不過,文學節的體制仍在,場刊仍然包羅萬有,照顧了文學的不同愛好者。

從親密小眾到公共

今年文學節以「一步一腳印」為題,故此有一系列作家講座,主角是文壇名宿或文學界重鎮,而講座則邀請與他們關係親密的文學人發言,如鍾玲教授與其王良和、吳美筠、劉偉成等講述他們亦師亦友;同樣從事兒童文學的黃慶雲與周蜜蜜母女、潘金英潘明珠姐妹等等。這個策劃堪稱有趣:文學的傳承往往是從小而親密的圈子開始,這個策劃更進一步將這種「小圈子」異想天開地實現化!不過,筆者是欣賞這種策劃的,它畢竟有角度有心思。台灣能有三三派、朱氏姐妹,也都是社會慢慢培養認同。只要講者們在演講時照顧未必熟悉的受眾,想法讓私密的故事都講得好,那麼文學那種強調個別性、親密性而又具普遍性的動人處必能傳達出去。

除了有親密向度,香港文學節應該更有公共向度。這對文學其實不太難。比如近年香港社會講「集體回憶」,上屆的香港文學節其實也有涉及。近年香港青年的本土意識萌芽,文學節大可參考90年代中本土熱期間出版的書籍之方向(如《環頭環尾私檔案》、《香港文學@文化研究》等),再策劃方向。筆者有份的籌劃的文學雜誌《字花》,也是考慮到近年香港青年愛好本土舊物,香港文學本有草根的混雜傳統(如「三及第」體),又喜諷喻怪論,於是加雜在一起,搞了個「不文學——不規範中文創作」,也算曲折地回應時勢。如今關注本土的熱情青年,往往兼具歷史探索的熱情,文化機構要好好把握。

像上屆開始舉辦的「香港文學行腳」,就是文學節裡的重頭節目。今年邀請作家加上歷史學者,帶參與者作電車遊、走大澳、賞圍村,這種安排由政府文化組來做,自然優勝於一般的民間導賞,參與的價值頗高。以電車遊為例,丁新豹教授西環至北角沿線指點皆成典故,劉偉成整理了各種關於電車的文學作品,以電車的叮叮聲、有路軌等特徵,解釋了為何電車總是與回憶、友情有關。「文學行腳」可稱是文學節將個人擴展到公眾的一個良好嘗試,希望可以精益求精,也可通過出版來將這些成果結集下來,作為公共領域的資源。

再進步的可能

筆者從在大學讀書期間,就是文學節的座上客,當然也希望它能夠愈辦愈好,成為香港文學的龍頭帶領者,給民間指示方向。文學節體例已漸完善,如今的限制實在是官僚體制上的限制。筆者年前曾大聲疾呼,希望文學節可以殺出公共圖書館,與城中各個文化地點連結,壯大聲勢,也令活動形式不必拘泥於中央圖書館的演講廳,營造更互動互平等更多樣化的講者—觀眾關係。「文學行腳」的成功就在於它跑出了圖書館。

除了主辦單位現有的預先編排比賽、屆時揭曉外,延伸文學節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主辦方何妨主動為文學節打造焦點,如贊助焦點作家撰寫新作,在文學節期間出版;或由文學節催動某重點作品的改編、甚至推出以文學為題的周邊商品(如十部張愛玲燼餘錄tee、「蕭紅@聖士提反」手辦、劉以鬯《酒徒》杯具),都可令文學節在有真正焦點的同時,有所延伸。

此外,文學節的策劃,不妨是膽大心細,愈有獨特的立足點與性格愈好,只需在整體上持平開放便可。比如台北詩歌節,每屆由獨立策展人向台北基金會申請,開放的競爭可以催生更多出色的構思。比如,「病」,特別是「情緒病」,都是歷來與作家們的切身問題、甚至是他們創作的關鍵,文學節不妨直取此核心。近年香港社會之貧富懸殊甚受關注,我們何妨回看殖民地年代的辛酸文學?執筆之時,台灣詩人商禽病逝——我們又何妨直面死亡,以文學節來緬懷逝者?文學不止是生者的事啊。

這些提議對圖書館來說可能太大膽、不夠健康——文學節何時能放下合家歡式取悅所有人的包袱,令香港文學節像香港文學那樣有特色?

此外,筆者明白文學有其潔癖,但或者也可考慮一些商業推廣的手法。比如合作媒體和代言人。上次看到流行雜誌報導「無伴奏音樂節」,以方大同和王菀之為代言人,兩位明星也算能傳達出音樂節的重點訊息,而雜誌在編排上也沒令之淹沒在廣告和八卦中。香港時尚雜誌被商業侵蝕太重,我也樂於看看由他們來處理文學,如何以新洗舊,以俗飾雅。要之,文學本是人類的共同事業,應該是由社會各個崗位共同去做的。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