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我曾經愛上過一個遠古的男子。
大學時上《史記》課,讀到〈魏公子列傳〉,眉飛色舞,整整一個星期都想「我要打電話約呢個男仔出來食飯!」但他,魏公子信陵君,是戰國四君子之一,公元前243年就已經傷於酒色而死去了呢。要親近他,只能去圖書館。
《史記》筆法微言大義,而切中文學關鍵。〈魏公子列傳〉通篇稱信陵君為「公子」,待遇與「戰國四君子」之其餘列傳不同,其餘三人均以封號稱春申君、孟嘗君、平原君。蓋三人均於德有疵,而魏公子在道德上幾乎無有犯錯。公子公子,就叫人浮想聯翩心生愛慕。
《史記》稱「公子仁而愛人」,生於亂世理應冷酷殘忍,而公子偏偏有著赤子之心。他不是個城府深的人,常常受諫而「變色」,是知自己錯,馬上撲去改正,而且孩子一樣不能控制自己的臉色,司馬遷寫得真好。戰國四君子均以門下豢養食客著名,但只有公子,門下食客永遠像他的長輩。公子百般善待客,客亦百死為公子。
公子甚至不是強人,他做不到心狠手辣。公子要盜兵符去救嫁到趙國的姐姐,侯嬴獻計須殺魏國大將晉鄙,公子不忍而泣,說不能為自己而這樣做。侯贏看穿公子心軟,送別時說,公子你必須這樣做,你離去後,我會計算時日,時候到了就自刎以謝公子。公子大驚泣求,候贏不允。侯自刎,是要堅定公子的意志,迫他殺晉鄙,否則侯贏就白死。一個心軟的人在亂世,只會引發更多的殘忍。
公子也適合亂世,他禮賢下士,在食客襄助下,「當其時,公子威振天下。」我讀到此便如小粉絲迷妹喜孜孜。但平亂開疆之後,功高蓋主,公子發現受魏王猜忌,就收山,作沉迷醇酒婦人狀,讓魏王減戒心,也寄託苦悶。直至死去,不無淒然。此亦亂世中的一種痛苦求存。
公子本名叫魏無忌,我一直覺得他是《倚天屠龍記》裡張無忌的原型。大男人多恨人優柔寡斷,倪匡就好像很不喜歡張無忌;但我後來明白,我喜歡的男人便多數是這樣:優柔、仁善、時常犯錯、赤子之心。仁君往往有著諸種短處,但人們卻因為他的不完美而聚攏在他身邊。「當其時,公子威振天下。」就好像一張團體照,輝煌的歲月裡面難以記住的千百面容,當中有一張年輕的臉。在學生帶領社會運動時,情懷依稀相近。所以常常想幫助他們。
(刊mings)
(刊ming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