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寫得較早,現在第一屆文學季已經完結,存下留念。)
那天我剛從文藝復興夏令營裡出來通宵未睡,背著一堆六日五夜的髒衣服和一個藥煲,趕到牛棚藝術村去參加文學季的開幕。天極悶熱,不久後就下大雨。
開幕主禮嘉賓我們邀請了黃英琦和馮美華,二位都是看著文學館運動一路走來的文化界前輩,也都是身體力行,多方鼓勵民間的多元文化,更時時看顧香港文學的發展。香港文學季的首次舉辦,請她們來見證主禮,就像是舊識聚首一堂。末後送諸嘉賓禮物:書匣子裡放著空氣草,像一個香港文學的隱喻:空氣草不需要土壤,只要陽光空氣就能生長,最重要是打開書。蔡仞姿對這小禮物十分激賞,認為也是一件作品(work)。
燈光有點昏暗,文學季推薦獎評審羅貴祥致詞時還落雷了,還真是應了也斯的書名,雷聲與蟬鳴。盛夏裡,蟬聲織成一片歌唱。看到《山上來的人》作者伍淑賢女士上台,少談自己,只感謝素葉出版社。突然好感動,伍與素葉,沉靜為文學工作多年,而又給出優秀的文學成績,文學季可成為一個推廣平台而讓他們被更多人所知,汗水都值得。
悶熱天兼逢攔路雨,《13.67》的作者陳浩基直接病在家裡,不克出席,只寫了一篇得獎感言,以坂本龍一為例,說明嚴肅與流行的分界並非牢不可破,大概他也感動於三位評審他以日式「社會推理」格局寄寓香港社會狀況的匠心。我們從來相信雅俗是辯證的關係,而不是打人的棒子。
悶熱天兼逢攔路雨,《13.67》的作者陳浩基直接病在家裡,不克出席,只寫了一篇得獎感言,以坂本龍一為例,說明嚴肅與流行的分界並非牢不可破,大概他也感動於三位評審他以日式「社會推理」格局寄寓香港社會狀況的匠心。我們從來相信雅俗是辯證的關係,而不是打人的棒子。
蔡仞姿道骨仙風地坐在那裡,我向她笑說,終於領教牛棚聞名已久的冷氣問題。牛棚n2活動室空有偌大空間,卻沒有冷氣——年前burger collection因為展覽而裝了冷氣,過後送給牛棚,發展局也竟然拒絕,原因是無法管理維修。當日我們租用了六架直立式冷氣機,但室內仍然悶熱異常,我流汗數小時有點休克感,心中對來賓充滿愧疚,這就是場地處理的經驗(與經費)問題,必要交的學費。無法找到安心立足之地,這就是在香港。
開幕禮一般是衣香鬢影風飄水流,我們搞出來卻是樸素到好像在另一時代,想來想去只有兩句歌詞:手空空,無一物。看著李歐梵、吳靄儀、廖偉棠在席上講者哲學與文學的經典,原則與生活,都是大汗淋漓,窗外有悶雷聲,我突然錯覺這是戰爭時期的西南聯大,馮至穆旦梅貽琦沈籨文林徽因等袞袞諸公在堂上,飛機的轟炸聲在屋頂上空。無疑,這是亂世。
而文人渡過亂世的方法,大概就只有堅固心志信念,連結友好同道,維護自己的小世界以及微小的希望,不要停止讀書及寫作。
其實最辛苦是工作人員。搞event的人好像都有一句自豪口頭禪:「一張櫈一張紙一枝筆都係我自己搞的」,我從不少搞推廣event和PR的朋友口中聽過,好像這是行話。此後,文學館的員工楊華慶和石俊言,應也可以講這句話了。而我能做的只是,向大家保證,接下來所有文學季活動,都是有冷氣的。
文學季做三個月,七月十一日二點到四點有「寫一本書」講座,講者有韓麗珠、譚劍、馮睎乾,向參與者展示純文學、科幻小說、回憶錄三種寫書的方式——三人互不相識,因此主持必須是我。連綿做了一年多的「文學刺青.墨成肉身」的展覽也將於7月11日開幕,同日有開幕講座。嘉賓有蔡仞姿、潘國靈、梁美萍、沈嘉豪、徐沛之、阿三,完了之後有開幕小酒會。
2015年的汗水記憶,香港文學好像仍在八十年代的樸素浪漫。
2015年的汗水記憶,香港文學好像仍在八十年代的樸素浪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