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2015

書展悲歌:散唔到貨

(刊星島日報副刊)

香港書展今年閉幕結算,根據官方數字說入場人次逾100萬,人均消費900元,都是較去年的入場人次101萬、人均消費1000元稍為下跌。不過在場中逡巡,筆者聽到中小型企業的擔心都不止於此。人流少了,自由行數字下跌,政治八卦類禁書開始無人問津(出版也減少),書展將來可能連散貨場都做不成。

本土出版疲弱

今年書展欠話題書,幾乎除了買平價書之外,無進場的理由。幾個出版趨勢疲弱,如高登式網絡小說開到荼蘼,網絡作家只是繼續瓜分流行文學類,部分希望向政論類發展,但似乎並不太見成效。寵物療癒類的書有繼續出,但豈能比2013年《尖東忌廉哥》一萬本的成績。2014年的書展比較有文學焦點,包括黃碧雲鍾曉陽出新書,香港文學大系出書等等,儘管這些嚴肅文學類書籍在銷量上未必很出眾,但至少能製造話題焦點,儘管只speak to小眾,也可引來傳媒報導,尤其對品牌營造很有效果。不過文學類出書完全看機緣,視乎作者的狀態,業界操作影響不大。書巿的新陳代謝減慢,想來2014的文學盛世,至少兩年才有一度。

而眾所周知,香港去年的出版趨勢只有一個,就是雨傘運動相關的書籍之出版及銷售潮。而以往香港書展非政治化,今年的雨傘相關講座只有屈穎妍等反雨傘人士的「傘裡傘外博奕」一個。對外界來說,這不是非政治化,而是傳遞了一種選擇訊息。政治的低氣壓之下,書籍出版又如何會好呢?況且,老實說,後雨傘也的確有創作的倦怠,香港需要休息一下重新出發。

今年書展M型化繼續激烈,續有多間中型出版社撤出,kubrick、圓桌精英第二年不擺攤位,上書局的攤位依然漂亮,但自家出版已由去年的六本變成零本,簡直是冰點訊息。新的小型出版社要擴張至中型,主要出版網絡書的有種文化和點子出版,除出版年輕的新類型書外,都加上贈品促銷。真正成功擴張到中型(一年出20種書以上)的新出版社,今年書展大贏家應該是白卷,首要助力是蘋果港聞版對這間出版社的眷顧,簡直像拍特輯一樣日日有。不過相對同類型的新興中型出版社如亮光文化等等,白卷的流行書比較更有自己的風格。中型出版社的巿場需索比較大,一般不是靠流行軟性娛樂,就是靠政治,而白卷的公關包裝則兼得二者,就是娛樂的政治,而且比次文化堂那一代更有年輕的氣質。這裡面的成功之道,一來是白卷已經打通文青(黑紙)、青春娛樂(100毛)、網絡多媒體(毛記電視)的媒體多重經絡;此外,白卷及《100毛》的平面設計語言,也都是一種新的青年語言,是香港本土出版在設計上的一個進境,值得認真研究。

殺雞取卵的文化

包裝技巧等等容易上手,但堅實的內容生產模式,則似乎未有。作家或名人的fb status出事,逐漸替代報章專欄,這是否真能被閱讀巿場接受,還需觀察。至於不少新寫的流行話題的書,什麼大台血淚史云云,似乎暢銷之餘還是受到批評,不會是長銷書。不是人人都是陳曉蕾,潛心兩年出一本書,自然有看頭。倒是三聯,在學院中尋找歷史、人類學、社會學的香港類研究院論文出版,頗有一些好書,但在巿場上可能是低調的。

書籍出版的流行化是否殺雞取卵,尚未可知,我始終相信香港有人在做高級而微言大義的流行文化。但書展賣場中的殺雞取卵就真的歷歷在目。我路經一家叫「超x體」的攤位,那是書展尾聲,攤位言明「100蚊任攞」,就看你雙手拿得多少。我過去看,大都是年輕人,嬉笑著掃掃掃,抱著大大一疊跑出去,共同構成一個真人騷的荒誕風景。我過去看一下,那都是我不忍卒讀的書——這是很合理的,這些大概全為巿場而製造出來,而若它們對任何人有價值,大概也不必這樣瘋銷。後來有報章報導展後有書商遺棄書籍不帶走,不知是否同一家。我只想起,詩人陳滅在《巿場,去死吧》中有一首〈垃圾十四行〉:

「被抛棄的垃圾有一天被形容為奇幻
平庸的只是垃圾拋棄的自己
不斷的消逝又增生的日子像戴上眼鏡
透過每天加深近視來假裝遠景可見
[…]

忍不住想去勸止垃圾急不及待的長成
說得出的都是食物一個個日常的名字
嚥下的卻是苦澀,無法說清的語言

苦苦追尋到最後卻知老早已經拋棄
書頁飛翔化作翩翩黑蝶,只地面餘燼帶著
閃閃不滅的遠去十數年已逝的垃圾來相見」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