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淚》以法國十九世紀一場由學生發動的小型街壘革命作背景,名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更是世界各地革命者和社運人士熱唱的激勵歌曲。很明顯這也是全球佔領運動與革命浪潮的一個巿場的回應。但是,看完片子,我想大家還是不要抱著太多革命的期待進入戲院。
「改變世界」的主題往往以青年為對象,由此產生的電影也有青春片的性質,共通的弱點往往是愛情線過重,主題思辯過於簡單。《孤》裡把主角放得很大,愛情線落墨很重,篇幅比人民所受的苦難更多。雨果原著裡對「悲慘世界」的濃墨重彩撼動人心,電影裡只怕剩下一兩成。生於富家的學生在革命期間遇到女主角柯賽特,馬上心旌搖動,革命的紅與黑對他而言就變成慾望和相思的象徵。這彷彿說,有愛情就好像不再想要革命了——其實愛情為何不可以在革命中產生呢?由此來看,作為同樣以愛情代革命的大片,《孤》裡面的革命成份可能比國產大片《建黨偉業》還少,《建》曾被指責為替政權塗脂抹粉,但其實裡面的確有無數重要知識份子的身影,比愛情線重要得多。
《孤》還是有值得一看的地方,比如說宗教的大愛,無條件的憐憫與寛恕,勞苦的人可以在宗教信念中悔改和休息——這和中國人祭祀要求神明保祐、神明賞善罰惡的觀念,全然不同。宗教的超然力量,看來也為西方革命提供動力。
又或,帶著崇敬的心,去想像雨果大叔近二百年前的著作是如何創作出來,如何被接受,如何穿越各種改編的歷史,累積為世界各地人們的共識——這很重要。一個國家,擁有一段共同認可的革命歷史,人們知道改變是由雙手建造、終於會獲得成果,才講得出「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明天」這樣樂觀的結語。2013年到了,你有信心會比去年更好嗎?香港無疑也需要革命的美好想像之激勵。期待革命的,是我們本身。
刊am730
刊am73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