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2013

神秘的日常





 《寫字桌的一九七一年》
作者:葉兆言
出版:上海文藝出版社
日期:20128
價錢:人民幣28

葉兆言是中國大陸著名小說家,生於1957年,文革期間正值童年;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花煞》等。葉兆言的風格多樣,最耀眼的以民國時期舊人舊事為題材的作品,如《夜泊秦淮》、《花煞》、《一九三七年的愛情》等,可能他是也算生於書香世家,祖父是著名教育家葉聖陶,父母都是文藝工作者,文革期間被鬥,文革後就恢復了幹部職位。而本書中所收的短篇小說,則屬於他的另一類作品,是以文革至今大陸中低社會為背景的市井人生,被稱為「人情小說」。

作為嚴肅小說家,葉兆言是不避通俗的,他曾表示「先鋒就是最大的通俗」,所以他的小說也仍然從「俗人俗事」入手。書中所收的短篇小說,人物與設景是很現實的,語言與對白都是巿井常言,但是故事轉折出乎意料,重心會數度轉移。書中所收的故事,橫跨八十年代至今,最晚近的一篇寫於2011年。〈兒歌〉中以院子裡一起玩的孩子世界為題,一個失去了媽媽的孩子,與有點癡呆的玩伴,找到了一個隱秘的場所,一個神秘的空間,俯瞰下去竟看到疑似媽媽的身影……由頭至尾都沒事發生,或發生的都是小事,但故事卻充滿日常的神秘感。〈雨中花園〉是一場胡裡胡塗的婚禮,到底人物們抱著什麼心思,小說完全避開了,讓一切存於言外。〈雪地傳說〉是一場悲劇,美麗的少女在農場被人搞大了肚子,經手人一直不露面,出手助人的無私者卻在嚴寒的冬天迎來了悲慘結局,叫人低迴不已。至於二千年後寫成的小說,很多都似乎有個人的真實經歷在,〈蒙泰里尼〉以旁觀者角度記敘一個立志要寫小說的青年,彷彿是作者自身的參照,但敘事者和作者都是退得很後的,不點破,不抒情。點題作〈寫字桌的1971年〉,以一張從祖父一代傳下來的寫字桌為主線,記敘了文革期間「我」的父母的幾番起跌,老一輩工匠人的工藝精神(craftsmenship),寫字桌如同不動的鏡子,反照因為政治形勢及社會風氣對人與人關係之間的影響與模塑,桌子本來是「我」家庭的象徵,到最後卻象徵了母親「對頭人」吳鳳英的人生失落。

葉兆言的短篇很容易讀,看起來很直白,但含蓄處卻一直把握得很好,大有那種沉入世俗裡便如誤入花叢、百轉千迴柳暗花明的感覺。葉兆言目前好像仍要去寫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但我覺得他的筆風實有偵探或驚悚類型小說的底蘊。

(刊經濟日報讀書版)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