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2015

理想生活



理想與表面

說到理想生活,勢必要開出許多仔細條件,住怎樣的地方、有怎樣的社群、吃怎樣的東西、看怎樣的電影//展覽/表演……人生有盡而願無窮,愈想愈覺發愁,如果理想的生活是要達到這些條件,那它真是離我非常遠啊。

離自己很遠的東西便需要追索,而理想可能是追索的盡頭,一種靜止的狀態。追索此行為一般是動態的,相對而言理想狀態便是平靜的。咦想來想去,原來我們所追求的,不過是平靜。

心情平靜,返求諸己,可以極近,可以極遠。古希臘有三個哲學派別,均以實現「幸福」(eudaimonia)生活為目標,並認定ataraxia(意指均衡、冷靜、免於焦慮,我最喜歡的譯法是「寧靜致遠」)。但三派建議採取完全不同的方法,他們的分歧在於,對外在世界的妥協應該去到什麼程度。伊比鳩魯派(Epicureanism)要求追隨者離開家人,隱居於庭園;斯多噶派(Stoicism)的追隨者在忙碌工作之餘,心裡渴望有可隱居的庭園;懷疑論者(Scepticism)則像所有人那樣投入喧囂的公共生活,但心裡抱持著與一般人完全不同的想法。

伊比鳩魯派和斯多噶派都認為,人無法達致平靜,是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感,以及無法專注於當下。兩派都熱衷於發明大量的思想實驗與心理技巧,這樣可以促成心態的改變,於是便能面對巨變來臨的時刻。比如,如果失去至愛親朋或者心愛的物件,斯多噶學派會努力想像,自己從未認識那人,或從未擁有那物品;假如你對日常生活的一切感到厭倦,那便試試假裝自己失去一切——那樣可以神奇地讓你重新看到自己擁有的一切之可貴。

斯多噶學派喜歡冥想,例如想像自已在飛上雲端,俯視地上萬物,當下的煩憂便剎時變得渺小;又如想像事情不斷發生,時間一再循環,原來也可在萬物平齊中感到安慰。

相比起來,斯多噶學派的手法比較極端,針對主體最害怕的事物,往往急於無情的心理訓練。而伊比鳩魯派的方法則是「顧左右而言他」,避開痛苦的事物,將心思專注於正面的事物上。這相當接近當代的日常方法:將話題轉移,慢慢離開痛苦的話題,愈來愈遠。法國古典哲學家及散文家蒙田,失去了好友拉博埃西,痛苦可想而知,於是,他想盡辦法讓自己墮入情網,甚至不在乎對象是誰。面對老去與死亡時,蒙田轉向回想童年時的愉快時光,藉此平靜下來。

蒙田說,不要為恐懼之物煩心;人的心思本來就無法永遠停留於一處,那就讓我們,僅僅掃過萬物的表皮。所以,「理想的生活」,其實是個比我們所想像的,更為表面的話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