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2005

小還拖

事實上我真的有點累,也不想再開場大拖。何況對方都已避重就輕以不當比喻解決問題,那就算了。就只講幾句吧。

〈激烈的矛盾點〉一文咁長,親愛的通寶先生(呢個網近期基本上全力為警方的武力辯護,而且帶有那種「你係弱國就預左談判輸架啦」的「勝利者的凝視」,頂唔順就唔好入了),就圈出我「警務人員的識見和胸襟,實在需要擴展」一句,話係廢話:

「通常,我讀到這類『建議』都想作嘔。可不是認為他說得不對,而是太正確了,正確得放諸四海在每個城巿每個地方每個人都用得上!例如,某人去看英超,在熱刺主場白鹿徑穿上阿仙奴球員蘇金寶的球衣看該隊與阿仙奴的倫敦打比,結果給熱刺球迷圍毆。那時他便會說:『估不到在倫敦這樣的國際大城巿球迷是如此的沒有胸襟識見,他們應加以擴闊啊!』」

「需要擴展識見和胸襟」果然是廢話,但在這種語境下我的意思應該不是遙遠如「警務人員應該認識十字繡的方法和包容有食屍癖的人」吧,我指的識見,是認識什麼是肢體衝突,認識反世貿的示威歷史,認識南韓抗爭文化,這些都與世貿保安工作息息相關,是理應由警方高層提供予前線工作人員的。現在在警方使用武力的尺度、對待示威者的態度、防禦策略等各方面上,很明顯,正如陳日君所指出的:「他們根本沒做過research」。如果警方高層並無意提供這些教育(保守一點就是資訊),到底是誰的責任,難道竟是合理的?

至於胸襟,我指的是在犯人(姑且咁叫啦)被拘捕,無反抗能力的時候,不要充滿仇恨地剝奪他們應有的權利。這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難道不本就是警察的職權之一?我的要求有何太高呢?

「胸襟和識見」明明在文章語境裡有清楚的指向,卻被dismiss為「放諸四海在每個城巿每個地方每個人都用得上」,還要作嘔。對我不公平不要緊,這種不公平被用來擁護香港警察的盲目,才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地方。要承認自己的無知和盲目這麼難嗎?以致可以用「認」來反咬一口?

另:因修辭性痛楚(rhetorical pain)之名,我最憎不當比喻。難道警察和被捕人士之間的權力關係有球迷和球迷那麼接近?難道「濫權」的核心問題不是涉及權力? 忽略核心問題,就是不當比喻。網上書寫都是在日常中擠時間出來寫,疏忽難免,用來疏忽擁護香港警察的盲目,才是我最不能忍受的地方。

另另:球迷是世上最討厭的東西。

4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用來疏忽擁護香港警察的盲目

還是

用疏忽來擁護香港警察的盲目

??

Anonymous said...

另一個角度評世貿及南韓農民,供大家參考及作理性討論

港聞
A08 明報 宋恩榮
2005-12-22



筆陣
評「世貿對發展中國家弊大於利」的種種謬論



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在達成有限度協議下閉幕,如果餘下談判順利,《香港宣言》將成世界經濟史的里程碑。《香港宣言》特別照顧窮困的利益,規定發達國家向所有最不發達國家的產品提供免稅和免配額的市場准入,估計最不發達國家每年可因此獲80億美元的收益。此外發達國家取消棉花出口補貼,估計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的棉花出口可因此增加七成五。

在世貿會議期間香港傳媒天天充塞着「世貿對發展中國家弊大於利」及「自由貿易危害社會公義」等等謬論,不單止違背經濟邏輯,更悖乎常理,筆者不能不為文駁斥。

世貿的協議,需要149個成員一致通過,任何小國、弱國或窮國,都與大國、強國或富國一樣擁有否決權。許多批評世貿的政黨或非政府組織,其決策都不需要所有成員一致通過。這些組織都沒有道德上的資格去批評世貿決策過程不照顧弱者的利益。

論者認為強國熟悉世貿規則,可投入大量資源作研究或投訴,是以強國在世貿遊戲中大有優勢,這情况其實並不奇怪。正如香港雖然是法治社會,港人亦以法治為傲,可是富人財雄勢大,可聘用律師欺壓弱者。熟悉法律的專家,可列舉不少富人濫用法律欺壓窮人的例子。這些例子固然真確,並不等於法治危害社會公義。事實上,如果香港放棄法治,弱勢社群的處境只會悲慘百倍。同樣,如果世貿被廢除,窮國的處境只會更悲慘。

經濟自由(包括貿易自由)是人身自由的重要部分。自由貿易其實是社會公義的朋友而非敵人。壓制自由的社會,如毛澤東時代的中國、今天的北韓和蘇丹,都是高度獨裁或極權社會,並非世貿成員,亦無社會公義可言。隨着中國改革開放,不但經濟自由增加,貿易趨向自由化,人民的人身自由和權利亦有所增加,說明經濟和貿易自由化有促進人權和社會公義的作用。

自由貿易會促進高效率的行業發展,卻淘汰低效率行業,雖然對國家經濟有利,卻傷害夕陽行業的利益,不能保證所得分配一定公平。是以尊重人權的政府,都會重新分配所得和幫助夕陽行業的工人轉型。南韓是民主國家,也是工業強國,藉着世貿帶來的商機,南韓工業得到很大利益。不過南韓地少人多,其農業是夕陽行業,本地生產的稻米,成本是國際價格的5倍!南韓農民只佔人口7%,可是南韓的政府和人民,也慷慨地承擔高5倍的米價來保護農民,並在1995年開始給予農民長達20年的過渡期,到2014年才把入口稻米稍微提高到總消費量的8%,並在過渡期內低息貸款幫助農民轉型,總投資額達1000億美元。可是南韓農民仍不領情,舉行無數示威和抗爭,要求南韓全體人民長期地和無休止地支付高5倍的米價來保障7%的人的既得利益。這樣的要求是否合乎社會公義,讀者可自行判斷。

世貿的目的是促進自由貿易,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在貿易上對所有會員一視同仁(亦稱對等或最優惠國待遇):如果美國要提高香港產品的關稅,限制從香港的進口,便需要同時向世貿所有成員,包括歐盟和日本等強國實施同樣限制。換言之,美國不能歧視或欺凌弱小成員,所有成員都是其他成員的最優惠國。在二戰後成立的關稅貿易總協定(GATT,即世貿的前身),首先在貿易上實行一視同仁的原則。結果是世界貿易迅速擴張,幫助日本戰後復元,也幫助不少貧窮經濟起飛,其中包括東亞四小龍(港、台、韓、星)、東南亞的泰國等。其後中國經濟起飛,出口擴張,使數億農民脫貧,同樣得力於GATT和世貿建立的自由貿易環境。

論者或認為世貿一視同仁的原則沒有被完全貫徹,例如香港或中國大陸紡織品的出口,都受到不合世貿原則配額限制,這些評論不無道理。強國的確可以濫用或歪曲世貿的原則,不過這些情况是例外而非常規。事實上GATT成立至今,世界貿易的增長遠超越世界總產值的增長,其佔世界總產值的比例也大幅提升,說明濫用世貿規則的情况對世界貿易影響有限。况且就是在強國不公平地限制香港和內地的紡織品情况下,香港和內地的出口增長依然驕人。香港是個毫無談判實力的小型經濟,而中國大陸開放前則是世界最窮的經濟之一,而這樣弱小或貧窮的經濟照樣可以從世貿得到巨大利益。

1930年世界經濟出現蕭條,當時沒有一視同仁的原則規管世界貿易。各國都肆意提高關稅保護自己的工業,結果世界貿易佔世界總產值的比例從20世紀初的20%下降至5%,使經濟蕭條的災難不斷擴大。

在中國未進入世貿的年代,任何國家都可以肆意限制中國出口。例如墨西哥便在1993年在沒有照會中國下突然向中國出口徵收平均300%的反傾銷稅,其中最高稅率竟達1000%以上!當時已有大批中國產品在付運墨西哥途中,結果不少中國企業血本無歸,這便是沒有世貿保障下的國際貿易實况。

在經過10多年的艱苦談判後,中國接受了一些歧視性的條款才能成功入世,表面看來很吃虧,實際上中國入世所得遠超其所失。中國入世3年後,出口增長了123%,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貿易國,大量農民變身為民工而脫貧。中國出口創造就業之多,甚至使珠江三角洲出現民工短缺,僱主要提高工資才能找到民工。在有幾億剩餘勞動力的中國,這是了不起的經濟奇蹟。如果中國堅持要得到完全公平的條款才入世,恐怕要再等10年、20年,不但放棄和平崛起的黃金機會,上億的中國貧農亦要為這「等待果陀」的荒謬政策付上慘重代價。

世貿149成員(最新增至150)中三分之二是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是小國、弱國、窮國。如果世貿真的對發展中國家弊多於利,它們大可退出。可是如今等待入世的國家仍然大排長龍,其中大部分是小國、弱國、窮國。難道全球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其中不少是民主國家),都被自由主義的理論蒙騙,或者被所謂國內少數商業利益挾持?

宋恩榮香港中文大學經濟研究所主任

Anonymous said...

小樺:
在inmedia上看到有人拍攝到17號的情況。我終於看到你們被射水炮一幕。警方的做法的確過份,但同時,我對拍攝者及在場人士的反應,亦不敢認同。在這種環境,人是很容易暴躁的,但拍攝者對警方的語言,更直接令警員發瘋。對抗是雙向的。

到底是誰人拍攝這些片段的呢?
今天在明報看到阿藹及朱凱迪的文章,我認同他們所說,但「民間記者」若然乜水都可以做,那就可能衍生很多問題。

TSW,或鄧小樺 said...

年年是對的,你是校對王.

阿三:我還未看那片段.如果你指的是粗口的話,我真是不接受我們的警察被粗口罵便會發瘋。而且,警方高踞石屎牆之上,手持水炮,卻沒有控制自己的能力,這也太誇張了吧,這樣說來我們警隊的再教育真是刻不容緩。

援引宋恩榮的朋友:這種經濟學的觀點我實在很厭倦了(「世貿咁有害,你咪退出囉」)。那種有得必有失的態勢,對於純數據的滿足,猶在其次。總是叫我無名火起的,是總有人覺得這種冷冰冰的態度就叫理性。「夕陽行業就要轉型」無法回應農民認為稻米是生命而非貨物的價值觀,只講籠統數據不問分配,世貿XX條款通過了會為全球製造N億財富﹣﹣為何財富不斷被創造的同時,LDC的人民生活並無改善而全球貧富差距不斷拉大?還說中國農民轉型為民工得以脫貧???

梁文道早己寫過<比較優勢的理論和現實>。http://www.inmediahk.net/public/article?item_id=85114&group_id=104